-
赞子固(诗五首):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作
-
作者:杨佐经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赞子固(诗五首):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作
-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
-
一个装故事的地方
-
作者:拉雅 来源:中华民居(中旬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讲故事 大顺 双江 地方 摄影 家庭 演出 重庆市 大重庆 文艺活动
-
描述:双江从来都不缺故事。每一座杨家大宅的深深庭院里都有说不完的剧情,每一座曲径通幽的小路上都有道不完的故事。茶楼里打麻将的喧嚣声,菜市场卖东西的吆喝声,坐在街边裹毛线的大妈,他们都是双江的故事,双江人自己演绎的故事。而双江人也爱听故事,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自然会有说故事的人,所以舒大顺便来了……
-
八和新晖粤澳同演《紫钗记》和《狮吼记》
-
作者:星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会馆 广东 演出 澳门 粤澳 广州 常务理事 主办单位 纪念
-
描述:演出,于3月20、21日和3月25、26日
-
艺术资讯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讯 艺术 中山纪念堂 慈善机构 紫钗记 剧团 公益金 演出
-
描述:香港鸣芝声剧团《新紫钗记》与《帝女花》 时间:2010.7.5-2010.7.6 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鸣芝声剧团于1990年成立,是一个拥有85位团员之大型粤剧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天。曾为
-
“对比”下的音乐节(下)
-
作者:周凡夫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比” 音乐节 《紫钗记》 中国戏曲 粤剧 演出 “看” 折子戏
-
描述:精华粤剧导赏出色演出过长 第二周两场演出都是“看”的演出,首先看的是“精华版”粤剧(10月16日),名编剧家唐涤生两出粤剧代表作《双仙拜月亭》和《紫钗记》的折子戏,作为中国戏曲仍具有旺盛生命力
-
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
作者:廉锋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视觉 国家大剧院 《玉簪记》 摄影展 摄影师 昆曲 演出
-
描述:年来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
-
我与《游园惊梦》
-
作者:白先勇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昆曲 演出 曲调 音乐 梅兰芳 《牡丹亭》 家人
-
描述:很小的时候我在上海看过一次昆曲,那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梅兰芳回国首次公演,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我随家人去看的,恰巧就是《游园惊梦》。从此我便与昆曲,尤其是《牡丹亭》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并不懂戏
-
在“青春”与“经典”间探寻的传统戏曲重建
-
作者:王姝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戏曲 “经典” 市场操作 《梁祝》 精神本质 现代转型 演出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已成功演出了百场。一个最古老的剧种突然以纯美的表现,令人满意的市场操作焕发出了新鲜时尚的青春魅力。另一方面,出于对之前先锋式瓦解戏曲传统的反动,浙江
-
他愿浇灌那朵“牡丹”:白先勇专访
-
作者:周喆 胡智英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青春 杜丽娘 故事 感动 现实 演出 传统艺术 气息
-
描述: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