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77)
期刊文章(1108)
学位论文(49)
会议论文(36)
图书(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74)
地方文献 (75)
地方风物 (17)
红色文化 (14)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656)
2013(233)
2012(221)
2010(1031)
2008(362)
2006(134)
2002(23)
1992(29)
1989(21)
1962(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7)
中国戏剧(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哲学研究(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文艺报(2)
教育(1)
民族艺术(1)
教育情报参考(1)
文艺报·周五版(1)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学左派思想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左派  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逾越无法逾越的障碍——昆剧演员芳对杨玉环形象的塑造
作者:冷桂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杨玉环  杨贵妃  演员  形象塑造  长生殿  障碍  表演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昆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特别是顾笃璜先生策划的二十八折《长生殿》和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问世,使昆剧的观众日渐增多,以致人们似有将观看昆剧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趋势。显然,昆剧场上表演的现状已经
南京大学德滋教授谈相山
作者:暂无 来源:放射性地质简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南京大学德滋教授谈相山
之道《相山居士词》的忧患情怀
作者:曹秀兰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道  之道  《相山居士词》  《相山居士词》  忧时忧民  忧时忧民  政治苦闷  政治苦闷  归隐心态  归隐心态 
描述:之道《相山居士词》存词近二百首,词集中有很多唱和之作,表现了他忧时忧民的积极心态。节序词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政治苦闷。还有一部分词,之道借陶渊明和苏东坡表达远离政治
艮与陆象山的学术宗源关系
作者:蔡文锦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宗源  学术宗源  陆象山  陆象山 
描述:为深入研究明代泰州学派,本文首次揭示了泰州学派创始人艮的学术宗源之一是宋代心学大师陆象山,论述了艮与陆、心学的内在学术关系,为正确诠释泰州学派辟一蹊径。
众口怒斥薄情郎-益抛妻弃子引起公愤
作者:马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众口怒斥薄情郎-益抛妻弃子引起公愤
论“外”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
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心学研究》评价:[陆九渊、王阳明]
作者:王佃利 白如祥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研究  著作评论 
描述: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心学研究》评价:[陆九渊、王阳明]
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文学评论  明代 
描述: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衡和他的杂剧-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山腔  杂剧  宜黄腔  太仓县  江苏省  南戏  南曲  魏良辅  海盐腔 
描述:的相异之处看来可说形同水火,差异极大;但它们都是南曲,很多曲牌彼此相同,只是各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