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视察道?甘德白?雅江县报告书刘衡如
作者:杨子和李章甫郑少成  来源:新西康 年份:193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视察道?甘德白?雅江县报告书刘衡如
谢稚柳书札——致吴灏(之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记  《淳化阁帖》  传播工具  赵光义  宋太宗  唐人  书法  摹本  收藏  文体活动 
描述:一段]
“神门脉法”诊察妊娠○例的初步报告
作者:陈启夔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妊娠脉  诊察  少阴  祖国医学  陈自明  脉法  神门脉  叶氏  阴脉  滑尺 
描述:妊娠脉法在祖国医学中早已不乏记载,象《素问》就有“阴搏阳别”《经脉》“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再比较突出的,如陈自明的“寸微关滑尺数,流利往来如雀啄。……”等。后来有关妊娠的脉法多以此为根据,象《济阴纲目》《叶氏女科》……等等。王《金鑒》的妊娠脉法,似乎是“取法乎上”它是“少阴动甚知有
高考作文立论思维模型与实践():质疑立论思维
作者:徐江 陆希翠 赵欢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质疑思维  蔺相如  思维方法  王世贞  诚信  王安石  逆向思考  实践  否定 
描述:质疑立论思维概述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局长在茶馆里跟一老者下棋,正当难分难解之际,跑来一个小孩跟这位局长说:"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者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局长答:"是我儿子。"请问吵架的两人跟局长是什么关
春季棚室蔬菜优质高产管理环节
作者:杨玉石  来源: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质高产  蔬菜  春季  棚室  过渡季节  王安石  天气变化  春风  气候  环节 
描述:高产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环节。 一、挑选塑膜 第三代功能膜EVA(又称乙烯醋酸乙烯衣膜)。保温性好,过夏后透光率仍能保持60%,防雾滴效果与聚氯乙烯膜相当。生产上可选用0.1-0.12米放宽规格的。此外,转光膜(可将日光中的部分紫外线光转为红橙光)对促进作物生长和抑制病虫害有效,特别是瓜类的增甜和增产效果明显,也是有效选择之一。 二、提前扣棚暖地 春季提前扣棚的优点是: 1.利于棚室内气温,地温稳定回升,增加土壤蓄热,定植后缓苗迅速。 2.密闭扣棚形成的高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弥补药剂消毒的不足, 3.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强腐质的分解,促进作物根系吸收,达到早熟丰产。 三、平衡施肥 大棚温室土壤一般都存在盐分过重,酸碱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应注重增施有机肥(每667平方米不少于3000千克),以改善土质。
《闽小记》中周亮工“不解”浅释
作者:施晓宇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闽小记》  《闽小记》  不解”  不解” 
描述:清人周亮工在闽生活前后长达12年之久,故其所著《闽小记》对福建各地的风土民情、物产习俗,以及人文景观,都做了详细记载。他在卷一中自述:"予在闽前后十二载,有不解者。"本人在此试以解释,并以此就教于
董其昌与杭州诸问题考():僧友与禅悦
作者:颜晓军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其昌  莲池  十三年  明万历  袁宗道  禅悦  汤显祖  金刚经  陶望龄  二十年 
描述:一董其昌与云栖莲池在云栖莲池门下受具足戒,并时时蒙受莲池教诲的云门麦浪,曾经在《宗门设难》一书中以王阳明到莲池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昌帮四制香附指纹图谱相似评价
作者:胡志方 谢颖 胡律江 向竹枝 金鑫 赵晓娟 郭慧玲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炮制  建昌帮炮制  四制香附  四制香附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  相似 
描述:甲醇30%~70%,10~35min:甲醇70%~100%);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结果:l2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的把握:从三个版本《牡丹亭
作者:何随贤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排斥性  排斥性 
描述: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考王安石嘉祐三年冬入京为支判官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嘉祐三年  嘉祐三年  初冬  初冬  入京都  入京都 
描述:王安石入京为支判官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嘉祐三年初冬,还是嘉祐四年春夏,甚至是嘉祐四年秋季?对此学界颇有分歧。依据史实和王安石的诗文,联系嘉祐三年闰腊月的历法特点以及初冬时节的气候特点,还有王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