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00)
报纸(2139)
学位论文(158)
图书(84)
会议论文(5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31)
历史名人 (1863)
非遗保护 (15)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617)
2012(638)
2010(534)
2009(501)
2008(519)
2006(227)
2005(171)
1999(95)
1988(41)
1985(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7)
四川戏剧(29)
戏曲艺术(22)
舞蹈(18)
中国新闻周刊(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8)
舞蹈研究(6)
文学报(4)
文学前沿(2)
许昌学院学报(2)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魂形象探寻
作者:刘昶 李玉婧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哈姆莱特    至情  至仇 
描述:汤显祖与哈姆莱特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牡丹亭》和《哈姆莱特》是他们的重要剧作。作品中都出现了魂,虽一个是为爱情的美女魂,一个是为政治的先王魂,但他们都由作品中主人公心灵深处而化。如果说杜丽娘
从《风流》眉批看其《牡丹亭》底本及曲律问题
作者:霍建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流  《风流  眉批  眉批  牡丹亭  牡丹亭  底本  底本  曲律  曲律 
描述:本,而经过考查却恰恰相反,是冯本参考采纳了当时的演出本.<牡丹亭>演出本,基本上仍是沿用了汤显祖原创曲词,这说明沈璟等戏曲家强调的<牡丹亭>不合律,并非实际上的难以演唱,而由是否合律所引起的汤沈之争
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柳梅形象
作者:田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接受与传播  接受与传播 
描述:牡丹亭》里柳梅这一形象虽然承担着爱情男主人公的角色,但是对他的研究却甚少,并且存在诸多非议,较之于杜丽娘在戏曲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从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这两方面
楼亭之间:相遇的不只是“古典”:芭蕾舞剧《牡丹亭》与《
作者:尹建宏  来源:舞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创作  创作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盘点  盘点  红楼  红楼  古典  古典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 
描述:戏曲形式演绎的传统,用芭蕾的语汇来解读经典名作,
解析《牡丹亭》中柳梅形象的意义
作者:吴天宁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形象  梅形象  特点  特点  结构作用  结构作用 
描述: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
痴情书生现世宝:《牡丹亭》柳梅形象浅析
作者:孟闪闪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形象  梅形象  冷遇原因  冷遇原因 
描述:传世经典《牡丹亭》中的男主角柳梅自现世就饱受争议,褒贬不一。本文试对柳梅的形象重新解读,他对爱情的痴狂,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对功名富贵的热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明代知识分子形象。同时,对柳
人鬼绝恋,因成戏:《牡丹亭》的叙事特点分析
作者:柳迪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母题  母题  情节  情节  时空  时空     
描述:对研究明清传奇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梅花树下依稀-关于《牡丹亭·惊梦》的一个小问题
作者:曹诣珍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梦境  人物描写  思想感情  构思 
描述:牡丹亭》中,有这样一个小问题值得注意:杜丽娘是在哪儿做的?对此,《惊梦》一出中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杜丽娘和春香在花园闲行不多时:(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魂离·遇(浅谈《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情节的提炼)
作者:陈美琳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魂离·遇(浅谈《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情节的提炼)
牡丹亭》的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作者:胡志毅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