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作者:钟尚钧  来源:阿坝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创业  中国  北宋  散文  诗歌  杂文   
描述: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陆象山孟子之诠释意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孟子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描述:则於陆中亦受重视的情况;在修养工夫方面,则将说明陆中以明善为诚身前提的必要、明辨义利的方法,以及其中的知性辩证的属性。本文的目标除比较象山与孟子两人学问外,另一主要目的即欲透过两人学问的变化
试析齐与鲁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金德建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公羊传  董仲舒      司马迁  今文学派  百家争鸣  学术渊源  地域文化 
描述: 本文诚如题目所示,仅仅涉及齐和鲁中的某些问题。由于齐鲁地域文化的历史悠久,百家争鸣风尚的影响广阔,本文所述,未免挂一漏万,不能面面俱到,希读者鉴谅。疏误处,尤盼高明正之。
论中国演剧的形成—兼论中西演剧的主要差异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品格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汤显祖  中国艺术  戏剧文学  戏剧演出  演员  戏剧表演  舞台形象 
描述:演剧成熟于十九世纪,经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诸大师的总结,已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现代演剧体系。中国演剧成熟于十七世纪,至今未经科学总结,正处于从古典演剧向现代演剧转化过程中。当前世界
人民审不应是参「审」判
作者:   来源:司法改革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民审不应是参「审」判
陸象山《春秋》探微
作者:劉德明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春秋  心学  解经学 
描述:。本文以〈大学春秋讲义〉与歷來《春秋》之内容相互对比,指出象山在解经方法上往往会给人独断的印象外,在经典内容解释上也较无法对儒学提出新的丰富内容。
先秦儒家商业探索
作者:王善禄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  《史记》  《汉书》  《周礼》 
描述:先秦儒家商业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李觏“一切通商”的商业
作者:汤标中  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商  学术研究  北宋中期  商品流通  具体分析  江西省  江书院  李觏  商人  思想家 
描述: 李觏(1009——1059),北宋建昌军南域(今江西省南域县)人。少年家贫,勤奋好学,一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教授为业,因创建盱江书院,故称盱江先生。他既是北宋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江南的著名学者,著术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等
王安石的经学与经学解释学
作者:李祥俊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书  经学  经学解释学 
描述:王朝。在处理经书解释中的心与理、古与今、理与事、言与意关系基础上,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学解释学。
试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特征
作者:陈望衡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