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美丽而不哀愁-试论晏、欧、苏词中的理性思致
作者:暂无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空闺图像  理趣 
描述:美丽而不哀愁-试论晏、欧、苏词中的理性思致
士大夫文化的两种模式:《虔州学记》与《南安军学记》
作者:朱刚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记  王安石  苏轼  学政  士大夫文化 
描述:的期待。北宋时代随着“庆历新政”而走向繁荣的“学记”创作,正以发表此种根本性的大议论为特征。就其艺术渊源来说,当与唐代的孔子庙碑有关。
顺倒自如 各臻其妙——谈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
作者:周溶泉 徐应佩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顺倒自如 各臻其妙——谈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
“从公已觉十年迟”笺析〔苏轼、王安石关系〕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公已觉十年迟”笺析〔苏轼、王安石关系〕
“不解丹青追世好”(苏轼论艺术创新)
作者:汤炳能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艺术创新  王安石  随物赋形  欧阳修  自出新意  颜真卿  艺术家  文学创作  创新精神 
描述:则王氏之同也。”这一段文字是批评王安石的。王安石的一些散文,言辞犀利,说理透彻,不失为好的文章。苏轼认为,他的毛病“在於好使人同己”,要求天下人的文风和自己的一个样。这就使得文坛象盐碱荒滩,黄茅白苇
闪耀着哲理光辉的论说文——谈苏轼的《日喻》
作者:徐中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经术  苏轼作品  劳动人民  论说文  文人学士  具体分析  文化背景  王安石变法  现实环境 
描述:驳倒对方,这是时势使然,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正确中肯的议论为什么要反对?“以议论为”也应具体分析。苏轼就有这样两首名诗:
西昆体与欧王苏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作者:张明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宋代  西昆体 
描述:西昆体与欧王苏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略论王安石苏轼友谊的基础:金陵之会的思考
作者:周本淳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公所排。二人素相善,明允作《辨奸》一篇密献安道,以荆公比王衍、卢杞,而不以示欧文忠。荆公后微闻之,因不
从豪放到旷达:浅析苏轼词风的变化
作者:蓝芳  来源:飞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豪放词  中国文学史  乌台  词作  人生态度  黄州时期  王安石  苏词  真正意义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开创了豪放一派,历来被看作是豪放词派的代言人。宋代以后,人们谈词,必提苏轼;若论苏词,必称豪放。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品味一下苏轼的词,就会发现,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
“横看成岭侧成峰”:美国学者苏轼研究面面观
作者:唐凱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文人  作品  佛教思想  思想史  士大夫  王安石  苏轼研究  西方  分析 
描述:作品及影响也有颇多涉及。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论述传君劢、包弼德、管佩達、艾朗诺的最近十年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