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不应是温床而应是蹦床
-
作者:孙建勇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蹦床 温床 财富
-
描述:亲给她的零花钱很少,有时为了能购买一件喜爱的玩偶,她不得不去做钟点工。大学毕业后,她没有进父亲的公司,而是到美国广播公司应聘,做了一名新闻研究员,年薪仅为3万美元。2009年5月,久经历练的她,这才动用家族的50万美元,开办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对于这样的生活,她有自己的认识,她说:“小时候,父亲告诉我。他能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独立。20年后,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另一个是好作为的代表,她是华裔美国人,出生于纽约曼哈顿。她的人生之路本来可以豪华而舒适,但是,她没有去走。她选择了一条需要付出大量汗水和智慧也不一定能够走得通的崎岖小径:像许多平凡女孩儿一样,她到一所普通学院念艺术史,每到夏天则到纽约麦迪逊大街的服装专卖店打工。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时装杂志社,当了一名普通编辑,踏踏实实地一干就是16年,直至成为拉尔夫·劳伦品牌配饰与居家服装的设计总监。
-
财富不应是温床,而应是蹦床
-
作者:孙建勇 来源:金点子生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玩偶,她不得不去做钟点工。大学毕业后,她没有进父亲的公司,而是到美国广播公司应聘,做了一名新闻研究员,年薪仅为三万美元。
-
王征眼中的舒同"党内一支笔"的传奇生涯
-
作者:沈嘉禄 来源:畅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还有不少"政坛传奇"有待解密;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
王仁杰:坚守传统文化 追求戏曲本体
-
作者:高志娟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戏曲创作 梨园戏 本体 中国戏曲 改革创新 地方戏剧 心理人格 传承保护 牡丹亭
-
描述:子》,昆曲《琵琶行》、《牡丹亭》、《西厢
-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锡 回肠
-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中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
-
王士祯评点《聊斋志异》条目补证
-
作者:王清平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士祯 蒲松龄 袁世硕 抄本 批语 王渔洋 小猎犬 《牡丹亭》 手稿
-
描述:上分条写下”,蒲松龄为了尊重王氏,“再亲笔把它分别抄录在原稿上面,每则都冠以‘阮亭曰’一语,成为原稿的组成部分之一”(《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1998年《蒲松龄研究》第一期发表了署名万隆的文章
-
《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
-
作者:万隆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士祯 《池北偶谈》 黄宗羲 王氏 《牡丹亭》 《清平山堂话本》 人物形象 《考工记》 柳条边
-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士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士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
-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
逾越无法逾越的障碍——昆剧演员王芳对杨玉环形象的塑造
-
作者:冷桂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杨玉环 杨贵妃 演员 形象塑造 长生殿 障碍 表演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昆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特别是顾笃璜先生策划的二十八折《长生殿》和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问世,使昆剧的观众日渐增多,以致人们似有将观看昆剧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趋势。显然,昆剧场上表演的现状已经
-
南京大学王德滋教授谈相山
-
作者:暂无 来源:放射性地质简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南京大学王德滋教授谈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