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辗转于三教之间: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文学倾向
作者: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杜丽娘  杜丽娘  罗汝芳  罗汝芳  晚明  晚明  王思任  王思任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学理论  心学理论 
描述:汤显祖生在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因其创作成果丰硕,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早年师承罗汝芳,兼容王阳明心学理论、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主张,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宗
从女性接受角度谈《牡丹亭·惊梦》的教学
作者:张雪莉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杜丽娘  杜丽娘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评点  评点  汤显祖  汤显祖  思想性  思想性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接受角度  接受角度 
描述:景观。明清女性积极参与《牡丹亭》演出、阅读、评点的各种艺术活动,使作品不断被搬演,400年来仍在舞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从王安石的短文章谈起——古文笔法杂谈
作者:张铁弦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章  唐宋八大家  笔法  柳宗元  短文  古文  桐城派  孟尝君  宋代 
描述:讀盂尝君传》是一篇只有九十字的短文章,但是言少而意多,并且极尽曲折之能事。桐城派文人吳(?)生,曾称贊它是“古文短篇之极則”。《答李秀才书》也是一篇以短小曲折而取胜的文章。原文是:
多彩的京剧世界 从毛泽东看戏谈起
作者:刘琦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梅兰芳  京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戏谈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 
描述:在50年代,梅兰芳有一次将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游园惊梦》。这出戏是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一部分。演出前3天,毛主席特意派人到梅兰芳家借《牡丹亭》。梅兰芳对来人说:“《牡丹亭》传奇,经过几百年来艺人和
从王安石和苏轼的争执谈起-谈谈矛盾的特殊性
作者:牟心海  来源:理论与实践(沈阳)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和苏轼的争执谈起-谈谈矛盾的特殊性
论改革的动机与效果:从王安石变法谈起
作者:那声润  来源:投资与合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  动机  效果 
描述:后人也”的景象.
创新菜 从冷盘“黄鹤翩翩归”的立意谈起
作者:晏新民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新菜 从冷盘“黄鹤翩翩归”的立意谈起
从王安石《答曾子固书》谈起
作者:谭冬梅  来源:学习导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答曾子固书》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