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08)
报纸(243)
图书(127)
学位论文(114)
会议论文(6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83)
地方文献 (132)
宗教集要 (26)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3(149)
2012(216)
2011(197)
2010(162)
2007(160)
2006(116)
2005(106)
2000(62)
1995(79)
1960(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9)
中国典籍与文化(19)
知识窗(3)
乡镇论坛(2)
当代职校生(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中国箫(连载之三)──第二章 战国竹箫──簽
作者:林克仁 常敦明  来源:乐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律吕精义  度量衡  王渔洋  中国音乐史  《长笛赋》  王应麟  中国来源  《尔雅》  朱载  周礼 
描述:中国箫(连载之三)──第二章 战国竹箫──簽
新词宛转递相传——唐宋诗词散论之三
作者:马国强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词  递相  点化艺术  刘禹锡  散论  诗词创作  唐宋文学  文化传统  晏几道  唐诗宋词 
描述:任何文艺家都不能回避前人的已有成就而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相反地,他们倒是无例外地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渍、熏陶和启迪,需要从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所创新。唐宋文学家的诗词创作实践为这一规律提供了不可胜数的生动例证。这里借用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为题,对唐诗宋词的点化艺术继续加以论述。
创新之源:武汉黄鹤科技园发展纪实(之三)
作者:李平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园  黄鹤楼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合作协议  科研领域  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 
描述:不求所有,只求所用,1+12 2007年11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与黄鹤楼科技园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科研力量雄厚的高等院校与创新能力强劲的黄鹤楼科技园在科研领域正式牵手,展开多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
师爱应是公平的砝码——师德建设漫谈之三
作者:曾汝弟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德建设  心理需要  师爱  受教育权  青少年学生  教师  砝码  差学生  小黑点  未成年人 
描述:师爱应是公平的砝码——师德建设漫谈之三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三)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  例析  礼记正义  疏误  《礼记》  孔颖达  卿大夫 
描述:闲来诵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翻检《辞源》(修订本),时有所获,又有所疑。兹将管见若干,仍条析于下(《例析(之一)》、《例析(之二)》,分别见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径义诗赋随时更革:宋朝科举制度建设之三
作者:徐梓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赋取士  制度建设  科举考试  进士科  经义  明经  科举改革  宋朝  考试科目  王安石 
描述: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荷花风韵 古人咏四大名花欣赏之三
作者:赵庆培  来源:大自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荷花  莲花  欣赏  浪漫主义诗人  荷叶  盛唐诗人  周敦颐  君子  战国时代  王安石 
描述: 荷花也叫藕花,在诗歌里又称芙蓉,更通行的称呼则是莲花。早在战国时代,屈原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设想用荷花荷叶装饰自己的仪表;盛唐诗人李白,高唱“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幻想手捧大把的荷花去献给九天上的女神。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给荷花的品位
福州,生闽方山:古茶书解读之三
作者:林更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福州鼓山  岩茶  贡茶  周亮工  茶经  名茶  阿育王塔  陆羽  考证  种茶 
描述:"与"方山露芽"。方山露芽又称"方山之芽"。
评《名鉴赏词典》
作者:钱剑夫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赏  词典  参考书目    对联  辞书出版  牡丹亭  文学  名胜  唐诗 
描述:可商之处甚多,其中失精、失当、失、失收之处尤伙。试举浅见,
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符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联想  《西厢记》  《红楼梦》  连锁反应  语文教师  牡丹亭  水流 
描述:锁反应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储备和丰富的联想才能实现。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储备,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联想丰富古诗词教学。[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