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宴:十一世纪的性别与文体
-
作者:宇文所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正文学 词 晏殊 华宴 性别 文体
-
描述:转向属于男性社会的创作:雅正的诗传统。他们的词里关于丧失与渴望的意象,实际上正好体现了社会对词曲表演本身的限制,因而成为合法的。另一方面,词体中文言和白话语言层次的参差对照及突出转换,也暗示了欲望
-
元代儒学教授虞集诗词曲用韵考
-
作者:杜爱英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虞集 诗词曲 用韵 阴声韵 韵段
-
描述:的流露。虞集虽然是名儒显宦,近代诗用韵也受到实际语音的影响。
-
《小山词》与《饮水词》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纳兰性德 《饮水词》
-
描述: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
-
小山词与淮海词之比较
-
作者:刘静安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 晏几道 花间词 以诗为词
-
描述:作为婉约词史的代表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的词作风格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时代影响下的不同特色。因此通过将两人放在由花间词风向以诗为词转变的词史转折中来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受此影响的婉约词创作
-
时光流逝的哀吟
-
作者:周丽云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浣溪沙 诗歌 生命力 开花 归来 燕子
-
描述: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假如我们简单地认为只有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歌,才是真正的
-
谈诗词的语言翻滚——兼评《蔡世平词选》的语言艺术
-
作者:丁国成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语言 模糊语言 翻滚 形容词 王安石 散文语言 语言艺术 文学形式 翻跟头 浣溪沙
-
描述: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如果说,论文语言是正步走,散文语言是漫步走,那么,诗词语言则是连翻跟头带打滚儿的翻滚走,用宋代王安石的话说,这就叫作“诗家语”。
-
绝妙宋词回味无穷
-
作者:商友敬 来源:世界中学生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味无穷 北宋词 句子 顺口溜 浣溪沙 晏几道 晏殊 人生 文字 眼睛
-
描述:读北宋时代的词,不费力一方面眼睛不费力,因为它的文字浅易明白;另一方面嘴也不费力,因为读起来流畅,而且好听——却又不是顺口溜。读着读着,好句子来了,那么柔美,那么深沉,那么隽永,这"隽永"二字形容好
-
《说“屏”》教学构想
-
作者:鲁志荣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屏风 古典诗词 艺术功能 画屏 晏几道 导入新课 杜牧 教学构想 浣溪沙 自读课文
-
描述: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有关屏、或以屏风为意象的作品。比如: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晏殊《浣溪沙》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晏几道
-
煎茶听春雨
-
作者:冷香斋主人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雨 浣溪沙 牡丹 天气 晏殊 饮茶 茶汤 和风 紫檀 蟋蟀
-
描述: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宋.晏殊《浣溪沙》)
-
浅谈南唐两宋词的“闲愁”主题
-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宋词 南唐 闲愁词 浣溪沙 伤春 辛弃疾 主题 李清照 晏殊
-
描述:草,满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