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
作者:赵静春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
-
描述:汤显祖的千古名剧《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这样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围绕这一形象展开的独特的戏剧冲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其戏剧冲突加以探究,并剖析这种冲突蕴涵的社会意义,很有必要。
-
浅析昆曲《牡丹亭·游园》
-
作者:孔亚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遗产 戏剧艺术史 元末明初 文化底蕴 心灵境界 《牡丹亭·游园》
-
描述:浅析昆曲《牡丹亭·游园》
-
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
作者:陆艳清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人性解构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对于男主人公柳梦梅,人们给予的评价较为简略。本文试从分析柳梦梅对杜丽娘
-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
作者:顾厚顺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
描述:陆象山的人性论源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
从《劝酒》浅析王安石的感情世界
-
作者:赵培远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感情世界 杂体诗 伦理思想 考略 为贫而仕 王安石诗 感到悲伤 政治环境 笑语
-
描述:从《劝酒》浅析王安石的感情世界
-
《伤仲永》浅析
-
作者:陈登亿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书具 “之” 特权阶级 改官 公元 荆国 邑人 中小地主
-
描述:观上也使人民得到一些好处。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新法,排挤打击王安石。王安石最后被迫辞职,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死在南京。
-
浅析李渔的戏曲结构论
-
作者:王少梅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结构 古典戏曲理论 李渔 戏曲美学 市民社会 戏曲创作 本色当行 明末清初 闲情偶寄 汤显祖
-
描述:为南曲”的倾向,要求戏曲能“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臧懋循在《元曲选后序》中推崇“随所妆演,无不拟摹曲尽”的“行家”,认为“出入乐府,文采焕然”的“名家”不足贵。王骥德的《曲律》不仅在
-
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
-
作者:丁振芳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词义 “相” 《说文解字》 词义引申 最小的儿子 《送杨少尹序》 引申义 《周礼·地官》 郑玄注 《续资治通鉴》
-
描述: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丁振芳词在产生之初一般是单义的,但它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读音、意义以及记录它的符号文字,都在不断地变化。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引申”,如“头”的本义指人的脑袋,引申
-
浅析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
作者:罗旭华 来源: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用人思想 德才兼备 人才标准 王安石 孟子 使用人才 太宗 选拔人才 重视人才
-
描述:浅析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思想
-
作者:顾晓玲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人才建设观
-
描述:人才建设思想是王安石革新体系中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思想上主张以经学统一思想,用经术造就人才;在建设观上主张“教之、养之、取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