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及生存现状的思考
作者:朱家骏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抚州地区  抚州地区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发展  发展  江西  江西  江浙地区  江浙地区  新中国  新中国  思考  思考 
描述:一、抚州采茶戏的概述与发展抚州是最早出现江南戏曲的地方之一。南方戏曲,以"永嘉杂剧"(南宋时期产生在温州一带。轻柔婉转的南方曲调)为始祖,后经由移民而传入江西。清代初期,"二黄腔"开始在江浙地区
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举行
作者:余言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诞辰  诞辰  新加坡  新加坡  纪念  纪念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  周年  周年  源流  源流  江西  江西 
描述:2010年12月16日至18日,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的主题为"江西的汤显祖,世界的汤显祖",与会者对汤显祖的世系源流、
轰动京城的江西赣剧——本刊举行推荐赣剧折子戏演出座谈会
作者:赓续华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汤显祖  表演技巧  演员  观众  首都  戏剧  京城  窦娥冤  座谈会 
描述:青年演员陈俐主演的《盗草》,并于12月3日举行了推荐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首都戏剧界人士有郭汉城、刘厚生、祝肇年、龚和德、刘乃崇、范溶、苏国荣、朱文相、周桓、金桐、马也、胡芝风、易凯、安志
从“法度”到“活法”──江西诗派内部机制的自我调节
作者:吕肖奂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江西诗派  “活法”  法度  王安石  内部机制  吕本中  句法  杨万里  传统诗歌 
描述:本文就江西诗派极为关注的“法度”与“活法”问题做了细致的探讨和梳理,试图从二者关系上描述出江西诗派理论及诗风的演进过程。其中详细描述了黄庭坚“法度”理论的具体内涵及其对江西诗派形成的重要意义
品牌效应是广播人永久追求的目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
作者:高祥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牌节目  文艺频率  品牌效应  广播人  追求的目标  广播电台  节目的  广播节目  主持人  受众 
描述:品牌效应是广播人永久追求的目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
江西吴宣文互助组一九五二年棉花丰产的经验教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农报 年份:195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江西吴宣文互助组一九五二年棉花丰产的经验教训
两宋文坛一道灿烂的风景线——宋代的江西作家群
作者:夏汉宁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  作家群体  欧阳修  宋代  王安石  两宋时期  文坛  文学发展  江西文学  黄庭坚 
描述:浙江,居全国第二位。在这些众多的江西作家中,更有不少是全国著
曾季貍《艇斋诗话》与江西诗学
作者:胡建次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季貍  《艇斋诗话》  江西诗学  承纳  发展 
描述:曾季貍《艇斋诗话》对江西诗学予以了承纳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诗重句法;二是论诗重体物状景;三是论诗重悟入。上述三个方面,从不同向度标示出了《艇斋诗话》与江西诗学的纽结。
晚明江西的戏曲面貌与汤显祖剧作的腔调
作者:黄振林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描述:本文认真描述了晚明江西、特别是临川地区声腔变化的基本面貌,对青阳、海盐、昆山等重要声腔在江西的流变情况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就众说纷纭的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清代江西刻书家黄秩模年谱
作者:付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秩模  黄秩模  刻书家  刻书家  年谱  年谱 
描述:黄秩模是《逊敏堂丛书》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编刻者。前者收子书不下百种,许多江西本土文献赖此以存,后者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以此二书的编刻为主线,对谱主的生平事迹作大致系年,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