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龚贤生平事迹再
作者:刘纲纪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贤  扬州  半亩园    生平事迹  南京  周亮工  水册  故里  作品 
描述:不可能实现的了.闻南京博物院主办龚贤艺术国际研讨会,欣喜之至,因而又想起有关龚贤生平事迹的种种问题,决心再写一篇东西来谈谈我现在的看法,并想借此机会对我过去所作研究的粗疏之处加以订正,描绘出目前我所了解的龚贤生平事迹的一个大致轮廓,谈谈尚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以向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求教.
王安石《字说》论下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说文  形声字  语言文字  语文辞书  编纂  先王之道  中华书局  释义  分歧现象 
描述: 二、《字说》的渊源和影响语言文字存在和发展于社会全体成员的使用之中,难免产生分歧,而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人们对它的要求是加强统一,故对使用中产生的分歧现象往往进行有意识的干预,语文辞书的编纂客观上就起了一定的规范作用。王安石认为文
王安石《字说》论 上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辞书  文字  释义  汉字  王安石  词义  语言发展  段玉裁  声符 
描述: 王安石的《字说》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产物。《字说》撰成后,随政局的兴替而浮沉,一度大起大落,饱尝世态炎凉,流传至今,已不复能见全书。后人谈及此书或语焉不详,或颇有微词,尚欠深入的探究。本文拟就已辑得的数百条佚文结合有关史料对《字说》作一些探索,冀大致反映出这部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的辞书的概貌。
黄庶年谱
作者:詹八言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彦博  青州  许昌  晏殊    长安  年谱  自注  宋祁  秦州 
描述:二十五岁推算,当生于天禧二年。今从周《》。 仁宗天圣二年 甲子 1024年 七岁 宋祁登进士第。黄庶《上宋侍读书》中忆述:“某能言,耳已得闻阁下之名,略识文字,口已诵阁下之辞。”宋祁《景文集·祈福
《银海精微》成书年代
作者:高健生  来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银海精微》  成书年代  八廓学说  五轮八廓  汉方医药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古今医统大全》  中国医学史  科学技术出版社  徐春甫 
描述:《银海精微》成书年代高健生《银海精微》是我国眼科专著中较有影响的一部专书。现刊本均刊名为唐·孙思递所著。但今之学者研究多认为是托名。真正的著者是谁,成书于何年。长期以来为我国和日本医学史界,眼科
《周礼》“八议之辟”
作者:温慧辉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特权法  《周礼》  八议之辟 
描述:《周礼》中的八议制度应形成于战国之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存在如此系统的规定,不排除《周礼》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整理完善的可能。八议制度是贵族官吏司法特权的集中表现,对中国后世的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王安石江宁讲学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讲学    江宁  《宋元学案》  宋代儒学  不绝如缕  社会精英  文化培养  学术界  多样性  私人  朱熹  宋学  义理 
描述:焉不详。因此本文不惮烦琐,略加考述。
工记”及其中的力学知识
作者:王燮山  来源:物理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记  力学知识  工程技术  周礼  科学技术  先秦时代  汉代  科学性  材料力学  作用 
描述:一、关于“工记”“工记”是我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科学技术典籍。这部文献自汉代以后补入“周礼”,成为“周礼”的一篇--“冬官”篇。其实“工记”和“周礼”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王安石“使北诗”
作者:李德身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契丹  写作地点  出使  诗序  司马光  艺术风格  写作时间  北朝  河北省 
描述:翻开王安石《临川文集》,几十首描述出使契丹的诗篇赫然在目。这些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表现了“诗语唯其所向”的艺术风格,而且表现了敏锐而深沉的政治眼光。王安石本人是很重视这组诗的。他特意为这组诗写了一篇《伴送北朝人使诗序》,
胡应麟著述
作者:陈卫星  来源:图书情报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著述  考证 
描述:胡应麟明代著名藏书家,也是明代大学问家,一生著述宏富,但究竟有多少,从来没有学人作过考证,故今人多不明实情。通过考证,胡应麟著述可考者计49种1036卷,成书存世者16种计211卷,不存者33种计825卷,还有未成书数百卷。依据相关文献,对胡应麟著作内容和版本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