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作比析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
“纯情”之浓愁与“理性”之薄愁——李煜、晏殊比较鉴赏
作者:范育新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材  纯情  理性  李煜  晏殊 
描述:志,真率任性,对后来的豪放家亦有影响;晏殊的写景抒情,委婉含蓄,开北宋婉约风。他们作的表现手法,在后人的作中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为宋词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古籍译注释的一条重要原则:谈贾公彦的"望文为义"说
作者:孙良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译注  郑注  《周礼    义疏  重要原则  仪礼  郑玄注  言语环境  言语词 
描述:故以(亻卖)为买.此字所训不定,按下文所云“贵(亻卖)者”,郑注“贵卖之”;郑亦望文为义,故注不同也.]《周礼·地官下·司市》按:“下文”指《地官下·贾师》:“凡天患,禁贵(亻卖)者,使有恒贾.”“贵(亻卖)”下郑注是“贵卖之”.
省二届人代大会三次会议隆重开幕程潜省长致开会中共湖南省委
作者:暂无 来源:新湖南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省二届人代大会三次会议隆重开幕程潜省长致开会中共湖南省委
中的《琵琶行》-说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琵琶行》  缠头  行云  居易  蜀锦  尖新  花柳  《阳春》  主体性格 
描述: 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魏玩:笔超迈女中才——《历代襄阳名作家研究》系列论文之七
作者:周圣弘 周达斌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玩  诗词 
描述:魏夫人的诗词,从整体水平看,虽然比不上李易安(清照),然颇有超迈处,亦未易才也.因此,她在宋代文学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伤仲永》中“乞”字释义商兑——兼谈中学文言文中的施受同
作者:夏麟勋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人  左传  钱币  孔颖达  施受同  中学文言文  主动与被动  古代汉语  王安石诗  古代诗文 
描述: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中的施受同,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中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晏殊作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晏殊的作中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中,探讨晏殊作中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
翰兼美,情韵丰润——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赏析
作者:李尧臣 欧阳江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兼美  赏析  虞集  丰润  情韵 
描述: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又呢喃
谈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的理解
作者:沈义芙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