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几与隐几:文本和图像中的“一物二义”
-
作者:李溪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 周礼 庄子 白居易 陈洪绶
-
描述:子》齐物精神的隐几之风,却在汉魏逐渐与日常生活结合,至白居易后被塑造为文人形象的典范,而尤以晚明陈洪绶的图像表达最为丰满传神。隐几不仅表现在画面自身,也是对画家及观画者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的表述,从而将画家、画面和观者凝聚于一个整体意义之中。
-
论周代献诗制度“以美为谏”现象
-
作者:祝秀权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献诗制度 以美为谏 卷阿 周礼 正变
-
描述:“刺”的不同,实际是以不同视角对“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加以观照的结果,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风雅正变说”与“以美为谏”献诗传统有关。“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决定了《诗经》温柔敦厚的特质,对后世诗歌创作亦有深刻影响。
-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
作者:陈玉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学 华夏族 形成过程 夏王朝 周礼
-
描述: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坛,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
-
作者:萧作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
描述: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
-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
-
作者:萧作永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
描述: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
-
唐代宗法观念与传承制度(兼论李唐皇室氏族问题)
-
作者:陈戍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 宗法观念 皇室氏族 传承制度 周礼
-
描述:宗法观念与传承制度,基本上源于周礼。
-
论以礼说《诗》与以诗说《诗》
-
作者:陈戍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周礼 《诗》 以礼说《诗》 以诗说《诗》
-
描述: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礼之弊
-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
学小晏 学大苏 终成一家——论黄山谷词
-
作者:汤克勤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山谷 晏几道 苏轼 婉约 旷放 以诗为词
-
描述:结合山谷生平 ,分析他写词所受的影响 ,强调他学习晏几道和苏轼词 ,受柳永词的影响 ,终于在北宋词坛上成为一家 ;并论述黄山谷词的艺术特色
-
教学应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四步引学式”
-
作者:倪福 来源:各界(科技与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 教师启发引导 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学 学生学
-
描述:美术教师应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采用呈现目标——探索途径——实现目标——反馈矫正这样以四步操作为单位的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的引学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