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35)
期刊文章(2051)
学位论文(67)
会议论文(48)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60)
地方文献 (107)
非遗保护 (59)
地方风物 (51)
才乡教育 (22)
红色文化 (14)
宗教集要 (11)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639)
2009(230)
2008(224)
2005(88)
2002(101)
1997(52)
1995(55)
1990(51)
1985(24)
1984(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5)
光明日报(11)
创造(8)
华夏文化(3)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化工之友(1)
漯河日报(1)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解答初探
作者:李东星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  解题方法  三种类型  分析型  阅读材料  考查方式  高考试题  典型例题  解题能力  王安石 
描述:综合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笔者认为材料解析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识记型、归纳型和分析型。下面笔者结合高考实例来谈谈这几类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临江仙》词调中“蓄势”机制初探
作者:李艺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词调  “蓄势”机制  晏几道  文学评论 
描述:《临江仙》词调中“蓄势”机制初探
吴宗慈方志思想初探
作者:刘柏修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吴宗慈方志思想初探
陈郁煤炭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
作者:刘静丽 于娜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郁  煤炭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描述:专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新中国的煤炭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课程改革中开放型作业初探
作者:杜红侠  来源:长三角(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改  作业形式  手抄报  表现形式  学生  王安石变法  学习能力  陕西省  题海战术  作业模式 
描述:随着新课改在陕西省展开,教学内容和方式都进入全面改革时期。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很必要。过去采用的作业模式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都无法满足新的要求;教
徐春甫肺病学术思想初探
作者:黄辉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肺病学术思想  从脾胃论治  整体论治  针药并用  呼吸导引 
描述:医家介绍徐春甫,明代徽州府人,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少攻儒学,因体弱而弃儒学医,师从邑里名医、太医院医官汪宦,嗜读医书,志友天下,医术精进。壮年寓居京师,设"保元堂"居药应诊,活人无计,求治者盈门。时
北宋名相王安石对中医药的贡献初探
作者:薛芳芸 李俊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医药  贡献 
描述:北宋名相王安石,不仅政治业绩辉煌,文学成就显赫,而且富有医学情怀。他研读中医经典,推崇医德医术,创建"熟药所",创立"三舍法",改革医药管理制度,完善医学教育体制等,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昆派诗词互动关系初探
作者:操瑞文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西昆后期作家.②西昆派的文人不仅以诗著名,而且还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词作,据笔者初步统计,有163首,断句5首.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考察,笔者发现西昆派文人的部分诗词存在着大量的互动现象,本文就试对这一现象做初步探讨.
晏殊词之“及时行乐”主题初探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及时行乐   
描述:,寄情山水自然,为找到安顿内心的路径而进行的深刻反思,研究晏殊词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对于理解晏殊的文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性《杜律演义》初探
作者:锺志伟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批注  张性  虞注  演义  杜律演义 
描述:在刻印不久後,即遭嫁名,误为 虞集所作,谬传〈杜律虞注〉一书。幸明代有不少学者考据证实乃出自张 性之手。本文首先於前言部分,对张性此书释名,即「杜律」、「演义」之 探究,再考定〈杜律演义〉的作者问题,并与〈杜律虞注〉作一对比,以 证虞注本实出张性之手而被删改。其次,分析〈杜律演义〉之体例, 其书 以事类编目为目录,在批注方面,分内注与外注,内注主要用以释典故、 明名物与注释词义;外注则说明诗篇立意、赏析意境,分析句法,阐明旬 意及校正之内容。以上体例,条理分明,释意精详,更能指出注家之误而 有所立,极为可贵,最後分析张性注杜之成就不日缺失之处,并与王维祯〈杜 律颇解》、的传〈杜律集解〉与仇兆鳖〈杜诗详说〉等书对照,发现不管 在形式或是内容上,均有所承袭。故由以上诸多角度的探讨,得以确定此 书之价值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