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38)
期刊文章(608)
学位论文(15)
图书(12)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32)
非遗保护 (243)
地方文献 (66)
宗教集要 (20)
地方风物 (13)
红色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3(86)
2012(84)
2010(94)
2009(79)
2007(48)
2006(36)
2004(23)
2003(16)
2002(15)
1995(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
青少年书法(3)
文化交流(3)
美术研究(2)
民族大家庭(1)
贵州日报(1)
散文百家(1)
艺术探索(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芒种(1)
文社•宗派•性格―艾南英陈子之战再检讨
作者:冯小禄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社  宗派  性格  论战  好辩  literary  society  literary  sect  personality  argumentativeness 
描述:文社•宗派•性格―艾南英陈子之战再检讨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同源曲邯郸梦:中国昆曲《邯郸记》与日本能乐《邯郸》之比较
作者:李治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  武士“式乐”  士大夫艺术  无常  人欲 
描述:度的黑暗以及士大夫的利欲熏心,能乐是日本武士的“式乐”修行,《邯郸》以日本中世纪“无常观”论道;昆曲则是中国文人抒情叙事的载体之一,《邯郸记》为明代中叶“肯定人性,肯定利欲”的思潮所左右.两者仿佛同源异流.
《牡丹亭》和三妇评本中的梦描写述评——《真实与虚幻——文
作者:周锡山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奇异之梦  奇异之梦  吴山三妇  吴山三妇 
描述:八位才女的出色智慧,为《牡丹亭》在清代的评论和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阐发《牡丹亭》的巨大创作成就和重大影响。
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作者:唐骥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赌薄艺随身”与“赌博艺随身”——晏殊(山亭柳 赠歌者)
作者:杨友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阳春》  歌女  蜀锦  尖新  缠头  行云  花柳  艺术氛围  二晏词 
描述:“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文化是海 教育是舟 竞帆彼岸 中西何 关愚谦博士细说中西
作者:杨兆宇  来源:人力资源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西教育  培养师资  科技兴国  德国汉堡大学  教育方法  教育兴国  教育经验  提高素养  培养人才  以“学”为中心 
描述:者对他的采访。
神来境 错综幻化——杜甫名作《旅夜书怀》赏析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夜书怀》    赏析  杜甫  胡应麟  五律 
描述:试从三方面对其“神来境,错纵幻化”这一特色略作分析。
以古写今貌神非--李商隐《贾生》与王安石《贾生》比较谈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商隐  贾谊  汉文帝  咏史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比较谈  古典诗  孝文帝 
描述:我们漫步于中国古典诗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奇葩异卉。其中,咏史之作颇引人注目。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贾生》在咏史之作中又可谓独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