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郑玄就音求义训诂原则
-
作者:吴福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氏 古音 郑玄 义训 训诂原则 假借字 声训 《周礼 转语 文字
-
描述: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
评郑玄以“周礼”为宗通群经异说
-
作者:周伟 来源:网络财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通
-
描述:东汉时期中国进入了中古时期的民族格局大变动时期,在哲学上也存在着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为了稳定思想,东汉政权极力调和以通融于各家学说,于汉章帝时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同异。至汉顺帝时,郑玄以周礼
-
杜子春的复音词观念及其对郑玄的影响
-
作者:李玉平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音词 郑玄 杜子春 《周礼注》
-
描述:有着重要影响。
-
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
-
作者:杨天宇 来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子春 《周礼》 校勘 郑玄
-
描述:的结果只有少部分为郑玄所取用,其它则仅于郑注中存之以备参。杜校《周礼》的情况和郑玄取舍杜说的情况都较复杂。幸赖郑注而使后人尚可窥杜子春《周礼》学之一斑。
-
郑玄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说为例
-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
描述: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玄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例: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玄依据《周礼.大宗伯
-
试论汉儒经注文献之价值:以《周礼·春官·典瑞》郑注一则为例
-
作者:郑子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资料 《周礼》 汉儒 先秦史研究 郑注 价值 经注 儒家经典
-
描述:先秦时期史料匮乏是束缚先秦史研究开展的重要因素。新出土文献资料增进并刷新了我们对古书的认识,同时也揭开了对《周礼》等儒家经籍重新认识的篇章。儒家经籍作为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在先秦史研究中,应该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即是古代学者尤其是汉代学
-
吴澄《三礼考注》之真伪考辨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三礼考注 元代 礼记 辨伪 Wu Cheng "San Li Kao Zhu"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rue or false
-
描述:吴澄《三礼考注》之真伪考辨
-
周礼郑注方丘祭昆仑北郊祭神州说
-
作者:刘绍宽 来源:华国月刊 年份:192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郑注方丘祭昆仑北郊祭神州说
-
汉藏文献学相互为用一例:从郑注《周礼》“古者立位同字”说到
-
作者:俞敏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学 说文 切韵 周礼 古藏文 去声 现代方言 同字 音位学 动词
-
描述:。这里说的假借,是照《说文》的定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谈到声,除了江永、戴震、江有诰……几个人以外,一般的清儒的审音能力也就象郝懿行在《尔雅·释虫·义疏》里把蜩、娘蜩条里引的北京话伏天儿、伏涼儿听成顺天人谓之‘夫爹夫娘’
-
说《周礼》、《仪礼》、《礼记》
-
作者:徐喜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大戴礼记 三礼 战国时期 颜师古注 十三经 郑玄注 左传 礼经 河间献王
-
描述:》,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本名《周官》(《史记·封禅书》),也称《周官经》(《汉书·艺文志》),后称《周官礼》(《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又尊称《礼经》(荀悦《汉纪》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