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
-
作者:徐中舒 吴天墀 刘复生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兴运动 北宋中期 儒学运动 欧阳修 王安石 儒学复兴 社会危机 复兴儒学 封建秩序 古文运动
-
描述:切需要有一种解救社会危机、维系封建秩序的新的思想武器。经过
-
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下)
-
作者:陈平原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修 《习学记言序目》 韩愈 唐宋 王安石 理学家 范仲淹 《朱子语类》 道之文
-
描述: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下)陈平原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相似之处不少,以至史学家叙述时常有二者“同构”之感。比如,都是借复兴儒学、摒斥骈偶来为古文运动开路;都是以三代两汉文章相标榜,甚至连推举作家的排列顺序
-
“文化大革命”的形态应是“社会运动”
-
作者:刘济生 来源:北京党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文化大革命 群众运动 自发性 毛泽东 社会矛盾 意识形态 领导者 自上而下 马克思恩格斯
-
描述:“文化大革命”的形态应是“社会运动”刘济生“文化大革命”是以什么形态表现出来的?人们对此问题研究甚少。一般认为其形态是“群众运动”。这一形态的实质是“运动群众”,是“塑造的群众运动”。笔者过去亦持
-
“古文”与“古道”——唐代“古文运动”
-
作者:李汉雄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柳宗元 韩愈 唐代 古道 我国古代 中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
描述:韩愈、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与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们的多篇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经常提及古文和古道,如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17,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应是运动
-
作者:吉彦波 来源:桂海论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起点应是运动。
-
作文应是生活的必需--一次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
作者:刘华俊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文应是生活的必需--一次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
揣摩写作意图应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
作者:毛昌宁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意图 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 爱国思想 思想基础 “呐喊” 辛亥革命 “蓝色的世界” 中心句
-
描述:尾,找出中心句和关键句 一篇文章总是围绕一个总目标展开,具有一个总意图,体现这个总意图的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所谓“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即是文章的一般规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全文结句“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又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道出了作者痛悼烈士、勖勉国民的写作意图。围绕“痛”什么、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何还要“勖”国民等问题,就可切入文章中腹,把握全文内容。“我在青年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一段《<呐喊>自序》的开头话则是理解全文的钥匙。读了下文作者对个人经历的大段叙述,我们会悟到,这许多“梦”不正是鲁迅先生不断探求着的救国救民的理想么!这种爱国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正是《呐喊》创作的思想基础的(由来)么!
-
小学历史上册训练题例
-
作者:张德宝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训练题 大泽乡起义 郑和下西洋 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 我国历史 黄海大战 战国时期 农民起义
-
描述:一、填空 1.__年前的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他们能__行走,会__,会制造工具。____和__就是他们制造的简单劳动工具。
-
警校教学的核心应是实务训练
-
作者:张浦先 来源:公安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警校教学的核心应是实务训练
-
个性化写作实践应是写作训练的主旋律
-
作者:徐小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个性化写作 写作方法
-
描述:个性化写作实践应是写作训练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