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宋代市易法
-
作者:方宝璋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
描述: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
-
财经易文精品图书
-
作者:暂无 来源:商学院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财经易文精品图书
-
程朱理学与王安石《易解》
-
作者:金生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解》理学 王安石 程 朱 黄震
-
描述:学之功,亦可见《易解》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
易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词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词 诗化 词体
-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词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词体的拓展,从而得出词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
令为据呈报关漾段石工周兆鱼何中福因公负伤分别给与养伤费应予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省政府公报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令为据呈报关漾段石工周兆鱼何中福因公负伤分别给与养伤费应予
-
指令驻爪哇总领事张铭 所请注册费六成支补馆费碍难照准应照华
-
作者:暂无 来源:外交部公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指令驻爪哇总领事张铭 所请注册费六成支补馆费碍难照准应照华
-
陆象山易简教育论纲
-
作者:杨云生 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培养目标 发明本心 教育方法 教育论 易简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教育内容 尊德性
-
描述:之教人为支离。”朱熹评陆为“太简”,陆氏则自说为“易...
-
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
-
作者:黄根妹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志 辨志 明心 明心 做人 做人 陆象山 陆象山
-
描述: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伟大的教育家陆象山的“辨志明心堂堂地做个人”的易简教育思想(自称“易简功夫”),在教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的瑰宝,值得研究与借鉴。
-
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作者:邓秀梅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杨简 王阳明 王畿 儒家易学 儒家心学 心即理 心即易
-
描述: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