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3)
期刊文章(183)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6)
地方文献 (28)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8)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1(38)
2010(47)
2008(16)
2007(9)
2006(16)
1996(7)
1987(8)
1986(6)
1982(3)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2)
语文教学与研究(2)
农家顾问(1)
新闻论坛(1)
阅读与鉴赏(教研)(1)
企业管理(1)
团结(1)
读者(原创版)(1)
中国审计(1)
“临江三孔”的文学活动
作者:陈莲香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三孔”  “二苏”  黄庭坚  曾巩  文学活动 
描述:联璧,三孔鼎立”的原因,可以更全面了解“三孔”的文学成就。[著者文摘]
曹禺情系图书馆
作者:刘清祥 张官娇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图书馆  曹禺  阅览室  雷雨  五十年  剧作家  潜江  读者  牡丹亭  家乡 
描述:诉他,近年
谈诗注的“挖脚跟”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跟  王安石  出处  李白  阎若璩  常建  诗选  读者  意见  学问 
描述:几条呢?我不喜欢挖脚跟,这样失去了诗的味道。”永翔先生不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并直率地指出:“恐仲联先生非不为,乃不能耳。”我和永翔先生一样,对钟书先生注诗那样挖脚跟,也是十分喜爱的;但我更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我国从古至今的笺注,有这样挖脚跟的吗?某些诗话、词话乃至论文之书,偶而有这样的挖脚跟,但那属于鉴赏,而非笺注了。所以,仲联先生作为笺注大家,他不“挖脚跟”,倒是“思不出其位”的。此其一。其二,诗、文某些字、词、句,真要穷源竟委,确是不容易的。《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二〈所见金石〉第二条:“顾宁人谓填讳非古法,予尝引《周益公集》已有填讳,以证出于宋世。今按《赵州永安院度僧记》,马撰,马瑊书穴元丰八年九月雪。此碑马记其父正甫奏请度僧事,而末行题平昌孟永填讳,则北宋已有之,又在平园穴按:周必大晚号平园...
新闻导语应是“雄鸡一唱”
作者:汪宇张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导语  提供信息  外部世界  雄鸡  春秋战国时代  主题思想  墨子  里程碑  事实  读者 
描述:。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向读者传递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东西。而最忌老一套和空话;生动引人,使人“都很留意”。留意即注意,它是外部世界进入人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吸引了读者,先声夺人,才能使人倾心
画眉深浅入时无--读《啼笑因缘》后
作者:王朝彦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张恨水  三十年代  沈凤喜  言情小说  新闻报  单行本  读者  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 
描述:刘国柱穷奢极欲,强占沈凤喜、图谋关秀姑的丑恶行径,以及关寿蜂父女的锄强扶弱的侠义传奇。三十年代,这本书从连载到单行本出版,曾引起当时社会一阵“狂热”,很快成为家弦户诵的读物。“一时文坛竟有‘《啼笑因缘》迷’的口号”。张恨水先生也因此而成
诗,不应是文字游戏
作者:杨世运  来源:诗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字游戏  图案  诗歌创作  作者  发生  当代美国  读法  水波  示意图  读者 
描述:诗,不应是文字游戏
能不能写得更短些?——介绍两篇短的古文
作者:一得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文章  司马迁  王安石  古文  报纸  史记  翻案  读者  消息 
描述: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党老师
作者:马体忠  来源:民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民主  交谈  小说  杂志  书法  声音  悲痛  身体  读者 
描述:刊“百家之言”栏目特辟《如是我说》专栏,绍棠同志每期撰写一篇杂文,到1996年5月号,先后发表杂文31篇,很受读者欢迎。1996年4月,绍棠同志因重病入院治疗,他特函本刊,因身体原因,《如是我说
怎样认識班固的历史观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固  历史观点  汉武帝  文章  历史教学  汉书  政治  封建政权  王安石变法  读者 
描述:自己已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问题有新的看法,也欢迎写稿寄给本刊。此外,读者对其他历史著作的批评文章,我们也将在本栏发表。《文史哲》1965年第1期发表的牛致功《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是对本刊
“平凡社”应是“平凡出版”
作者:松冈荣志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界  百科辞典  读者  气象  短讯  吸收  感受  知识  日本  历史 
描述:自贵刊创刊以来,做为一个爱读者,我感受贵刊的崭新的气象,吸收宝贵的知识,十分敬佩。贵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号第103页“短讯”介绍日本出版界的情况,但文中说“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以出版百科辞典为主的平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