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的“被”与“副”
-
作者:吴晓峰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发 首饰 周礼 郑玄 宗庙 君子 头饰 祭祀 周代 说文解字注
-
描述:”至于“被”的形制如何,毛传无解,而后人的解释又多分歧,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郑玄《毛诗笺》释“被”云:“礼记主妇髲髢。”他的《少牢馈食礼》注说:“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髻)为饰,因名髲鬄焉。此《周礼》所谓‘次’也。”①依郑玄,《采蘩》之“被”即《少牢》之“被锡”,是“髲鬄”的假借字。而“髲鬄”又是古人剔贱者、刑者之发,以助妇人发少而做的假发。这种假发在《周礼》中还被称为“次”。《说文.髟部》:“鬄,髲也。从髟,易声。”又云:“髢,鬄或从也声。”《释名.释首饰》亦谓:“髲,被也。发少者得以被助其发也。鬄,剔也,剔刑人之发为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髟部》:“髲,益发也。……髲字不见于经传,假被字为之。”可见,《采蘩》之“被”即为“髲”,亦作“鬄”或“髢”。“鬄”或“髢”为剔发之名,“髲...
-
《诗经》“田畯”考
-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田也。从食,盍声。
-
《诗经》中的田猎诗
-
作者:殷光熹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田猎诗 《周礼》
-
描述:《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
论《诗经》对杜丽娘的影响
-
作者:李永霞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诗经》 影响
-
描述: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旦角,因在"情、理"对抗中对"情"不懈追求而感动受众。然影响其反抗精神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诗经》为影响其性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诗大序》中"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道德规范
-
王应麟的《诗经》学
-
作者:蒋秋华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文学研究 王应麟 《诗经》
-
描述:王应麟的《诗经》学
-
试探《诗经》中的先秦车马
-
作者:杨文胜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车马坑 考古发掘 《诗》 《周礼》 田野考古 秦始皇陵 铜车马 周代社会 车轴
-
描述:及车制和车战。据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80首涉及到车、马。从这80首诗的描写和叙述再结合其它先秦文献以及田野考古发现,可以对先秦车马器和车马制度有一个较详细的认识。
-
论《诗经》“二南”的特殊地位及其成因
-
作者:金荣权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房中乐 雅乐 周礼
-
描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它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与周公和召公的巨大影响有关;它具有雅诗地位,是因为它们最早就是以雅乐而出现的,后代编诗者将它们放入风诗之中,从而降低了它们原有的地位;"二南"被孔子所重视是由于诗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出孔子对恢复周礼的渴望。
-
从《诗经·国风》服饰看周礼
-
作者:李会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服饰 周礼
-
描述:<诗经>作为中国最旱的诗歌总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审美中,都体现出周代礼仪的文化制度.而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服饰作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不仅在衣物的割成材料上,还从纹饰与色彩上体
-
诗“六义”新论
-
作者:李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诗经》 六义 表现手法 《周礼》 “兴” 逻辑内涵 文学创作 儒家教化 十五国风
-
描述: 诗“六义”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考察一下学术界的探讨,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六义”乃“六体”,是六种乐歌的种类;另一种观点则是著名的经纬体用之说,认为风、雅、颂是“体”(或经),赋、比、兴
-
“卒”义辨
-
作者:王炎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语文课本 高级中学 解释 参考书 尔雅 死亡 注释 浮图
-
描述:“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