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洪范传》看曾巩和王安石经学思想的异同
作者:乐文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范传》  《洪范传》  曾巩  曾巩  王安石  王安石  经学思想  经学思想  异同  异同 
描述:曾巩和王安石都尊经重道,注重把握经典的精神实质,提倡通经致用,二者的经学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比较而言,曾巩是位纯正的儒家,他的经学思想是以教化为中心的,重在继承;王安石博采众长,他的经学思想是以变革为中心的,重在创新。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作者:曾如刚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异同  戏剧异同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现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及其代表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计晗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材流变  题材流变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文化要义  文化要义 
描述: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相差只有三年。两个剧本在题材流变、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文化要义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
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东西方戏剧  东西方戏剧  比较  比较 
描述:的特点和规律。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赵勇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  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 
描述: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两部经典的爱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最具有比较价值。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刘畅  来源:才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观  汤显祖  牡丹亭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描述: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和对比,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异同点,来共同促进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交流。
南北朝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
作者:吴先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易》学  南北朝  《周官》  社会政治  北人  《周礼》  世家大族  “三礼”  异同 
描述:是为现实政治和帝王服务的学问,南朝经学则是为门第服务的学问。
戏剧范式看中西艺术审美精神的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音
作者:安博 石蒙蒙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猫》  《猫》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描述:式比较的切入点,对这种艺术类型进行认真细致的考量和比照,从而分析出中西艺术潜在的差异,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提供更多的理论佐证。本文以中西戏剧艺术的具体文本为参照,从实际的戏剧作品青春版
探讨古典剧论应用于当代
作者:安葵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戏曲创作  古典  中国戏曲  当代  汤显祖  戏剧理论  探讨  戏剧观念  论述 
描述:—"意趣神色"的意义解析》一文的作者在考察了各种解释之后说:"意、趣、神
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邹红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白先勇  白先勇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现代意味  现代意味  演出形式  演出形式  现代舞 
描述:了此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的迫切性。以白版昆曲《牡丹亭》的成功为契机,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