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爱情追求的展现:再读《西厢记》与《牡丹亭》
-
作者:侯春慧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展现 《西厢记》 文学作品 主题之一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牡丹亭 永恒 不变
-
描述:生死不渝的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不变讴歌的主题之一.<西厢记>和<牡丹亭>一为现实主义剧作,一为浪漫主义剧作,同是爱情剧的杰出作品.
-
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作者:田燚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分析
-
作者:卢晶晶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
描述: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
《牡丹亭》与《西厢记》才子佳人形象探异
-
作者:张天慧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才子佳人形象 ”
-
描述:异。本文就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形象来探究其异同。
-
从结构艺术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异同
-
作者:郭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传奇 元杂剧 结构艺术 阐述 中国戏剧 舞台 异同
-
描述:突相当复杂,它有两条线索:一是以崔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
-
日月相映,照世同辉:论《红楼梦》与《西厢记》
-
作者:胡文彬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杂剧 《红楼梦》 曹雪芹 爱情婚姻 《牡丹亭》 《石头记》 王实甫 《西厢》 林黛玉 宝玉
-
描述:日月相映照世同辉──论《红楼梦》与《西厢记》胡文彬《红楼梦》与《西厢记》,一个是说部奇葩,一个是戏曲菁华。前者是小说家曹雪芹在诗词戏曲传统影响之下的小说化努力的结晶,后者是戏曲作家王实甫在诗词传奇
-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
描述: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
-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女性意识初探
-
作者:舒红霞 王骁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展示了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生活的画面 ,呈现了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与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样态 ,为五四之后女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作者:尹导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 才子 佳人 佳人 模式 模式 爱情 爱情 反封建 反封建
-
描述: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爱欲与"文明"的冲突——《牡丹亭》与《西厢记》主题思想之比较
-
作者:韩彬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以情反理 以情反理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这部爱情剧表现的依然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但又有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它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以情反理,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充分体现了汤显祖以情为核心的文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