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
报纸(108)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1)
地方风物 (18)
地方文献 (11)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22)
2011(39)
2009(11)
2008(7)
2005(9)
1999(4)
1997(4)
1994(2)
1987(3)
1983(4)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2)
诗刊(2)
青海日报(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
陕西水利(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
地质出版社(1)
地质论评(1)
中国水产(1)
兰州学刊(1)
读《水经注·洭篇》札记
作者:祝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阳县  《水经注疏》  《太平寰宇记》  地理志  阳山县  《水经注》  杨守敬  《说文》  郡县  汉书 
描述:岭,亦无不可。在下面的郦注说洭是从桂阳县西北,东南
河畔“敬老星”——洪华
作者:傅文波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人  野百合  尊老敬老  模范事迹  生父母  哮喘病  红土  丈夫  孝亲  军峰山 
描述:在秀美的宜河畔——宜黄县桃陂乡桃陂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自从跨进丈夫家门,16年如一日,视公公婆婆如亲生父母,以自己的爱心、孝心,敬重和关爱两位老人。她的模范事迹在宜黄这块红土地上广为传颂
凿湖容——决策品质的省思(一)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议  王安石  决策者  判断  采纳  缺失  片面  传达  品质  可能 
描述:”。以下这则“凿湖容”的寓言,则生动地传达出判断事情单从片面切入的缺失与偏颇。
友情应是,划过应无痕
作者:小鹿  来源:北京物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划过  唇干裂  时间考  说明白  讲清楚  每天都  论误  大面积  层膜  情象 
描述: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无论误会有多深,我们都讲清楚,说明白。好吗? 有的东西打碎了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粘上,有疤。糊上一层膜,便成了更大面积的痕。 我需要,每天都要,一辈子都要。 我要朋友,要真心
汕头市消防队为居民驱蜂而不伤蜂(炯献 荐)云南省养蜂科技
作者:暂无 来源:蜜蜂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汕头市消防队为居民驱蜂而不伤蜂(炯献 荐)云南省养蜂科技
城市:上帝全新的杰作:徐芳诗歌近作《上海:带色光的土地》
作者:葛红兵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失禁的汇集地.
青春的记忆和怀念:读徐芳诗集《上海:带色光的土地》小记
作者:谢冕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和徐芳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女诗人不多,她的写作很出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只是偶尔见面,但谈诗的时候很少.这次她的新诗集要出版,出版方和她本人都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徐芳在给我的信中说起"真可以歌唱"的八十年代,她自言"一直沉迷其中",认为是"进入青春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诗歌的芬芳:读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色光的土地》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震荡向上趋势不变 选择筹应是关键:2012年4月证券市场
作者:贾炳君 赵建忠  来源:国际金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创业板  指数和  制造业  流动性  市场分析  制度改革  新订单  资本市场  国际金融 
描述:4月,市场在经历了3月份的连续下跌之后,在政策放松预期以及金融改革暖风频吹之下,连续上涨。期间,大盘蓝筹股并无明显回调,上证指数涨幅5.90%,深证成指涨幅8.18%。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两极分化,小盘股继续承受估值回
寻找更大的海:专访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
作者:翟田雪  来源:广告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南卫视    总编室  主任  专访  电视产业  商业模式  电视行业 
描述:电视产业的红海就是我们传统的电视产业,其商业模式是简单而又明晰的,产业链也是单一而又脆弱的。面对困局,所有电视行业的从业者在思考,电视产业海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