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诵读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多元智能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复照 瓜州 王安石 春风 王维 绿色 泊船 密林 长江
-
描述:lùzhài 鹿柴 wángwéi 王维kōngshānbújiànrén 空山不见人,dànwénrényǔxiǎng但闻人语响,fǎnjǐngrùshēnlín返景入深林,fùzhàoqīngtáishàng复照青苔上
-
万绿丛中红一点
-
作者:或彧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画院 王安石 翰苑 唐人 红花 泼墨 女子 绿色 宋人 诗话
-
描述:乃唐人诗,非安石所作。宋人周少隐《竹坡老人诗话》卷一载:仪真沈彦述谓余言:荆公诗,如‘繁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
-
春季到半山亭看花雪
-
作者:谢雪梅 来源:翠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现代化城市 苏东坡 公园 红梅 绿色 江南 常州 景区 饕餮
-
描述:半山亭位于红梅公园青峦倒影景区,红梅阁北小山之巅。沿着千米长廊拾级而上,你就处在了江南平原大约五层楼的高度之上。夏季在半山亭小憩,你的视野里全都是绿色。在一座现代化城市里,心告诉你这一片绿的珍贵
-
绿之遐想
-
作者:刘晨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色彩 月季花 放大镜 河蚌 生活中 王安石 春风 视野 快乐
-
描述:视野穿过一片茂密的《绿之遐想》抵达那一簇簇盛放的月季花,《夏天的雨》哗啦啦下个不停,淘气的小《河蚌》唱着快乐的歌。嘿,生活放大镜,随意放大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
-
木屋往事 《贝加尔湖与烟斗》之三
-
作者:高海涛 来源:海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贝加尔湖 俄罗斯女性 西伯利亚 党人 木屋 烟斗 普希金 晏几道 姜夔 绿色
-
描述:,多少近于雕琢了,但有人喜欢,如谭献云的《谭评词辩》就对这两句十分激赏,评为"深美"。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李觏的妇女观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妇女观 妇女观 亲情 亲情 同情 同情 教育 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论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学术及文章
-
作者:张兴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觏 学术 教育 文章
-
描述:术”,醇质务实;不足之处在於好“张大其说”,议论“粗疏”,甚者还有迂阔“矫激”之弊。要之,胡、孙、石、李以儒学名家而献身教育,在学术探索、教育实践及“古文”创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論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學術及文章
-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學術 教育 文章
-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胡、孫、石、李以儒學名家而獻身教育,在學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