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点·引·讲·看·——小学历史科课堂教学法初探
作者:娄赫民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课堂教学法  教师  学生  课堂教学质量  讲解  教材内容  历史内容  王安石变法  启发式 
描述:小学历史科课堂教学应力避照本宣科式、“填鸭式”的讲解。因为这种教法,教师口枯舌干,学生听之昏昏,收效甚微。若在讲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采用“点、引、讲、看、”五种讲课形式,则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得
艰苦耕耘硕果,作家刘绍棠近三年来创作了十五部中篇、十七个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艰苦耕耘硕果,作家刘绍棠近三年来创作了十五部中篇、十七个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补正缺憾 传承善本——《牡丹亭》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也谈“易位”的语音停顿-兼与陆俭明、孟琮先生商榷
作者:王铎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位  语音停顿  前置部分  后移  汉语口语  句法  谓语动词  刘绍棠  语气助词  主语 
描述:生认为:“易位的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语音停顿。前移部分与后移部分有音强音弱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加之后移部分比一般要说得快些,这就构成了易位的前后部分之间语音上的明显界限”。孟琮先生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
博淹闳肆 兼蓄众家——浅论宋代集诗词的成就
作者:陈磊  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诗词文赋  诗歌成就  杂体诗  文风  王安石  词体  集句词  发展繁荣  文士 
描述:宋代杂体诗文中,集的成就最为明显。集诗在宋代的发展经历的过程,实质反映出有宋文风的昌盛与词体欣赏的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宋代集诗词内容广博是闳肆,创造出辞章赡丽、体裁兼蓄的诗歌成就。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应是互文恃问樵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应是互文恃问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