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禅宗三大名刹──金山寺、高旻寺、天宁寺
-
作者:成章 来源:法音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宁寺 大雄宝殿 禅宗丛林 金山 临济宗 宁波天童 住持 天王殿 禅堂 光绪年间
-
描述:江苏禅宗三大名刹金山寺高寺天宁寺成章历史上江苏是一个禅宗十分兴盛的地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建康、江陵和蜀地,即同为全国三大禅修中心之一。盛唐时,法融(594—657)在金陵牛首山创“牛头宗
-
“君臣五位”刍议——中国古代禅宗政治伦理学说的文化透视
-
作者:刘松来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君臣五位 宗教伦理 忠 孝
-
描述:文章以“君臣五位”为观照点,详细剖析了古代禅宗在佛教中土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曹洞宗的政治伦理学说已经融入了“忠”、“孝”之类的儒家理论,显示出了较为强烈的“入世”情怀,由此形成了中国佛教“亦出世
-
《红楼梦》里的禅宗佛学思想与镇江金山寺的关系
-
作者:江慰庐 来源:镇江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红楼梦》里的禅宗佛学思想与镇江金山寺的关系
-
朱熹、书院与私人讲学的传统
-
作者:李弘祺 邓洪波 潘建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朱熹 新儒学 白鹿洞书院 讲学 陆象山 教育制度 佛教寺院 私人 禅宗
-
描述: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开端,但是,书院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教育制度。
-
论王阳明的心学渊源
-
作者:郭伦 姚红静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心学 心学体系 程朱理学 传统儒学 儒释道 思想基础 陆象山 禅宗 心外无物
-
描述: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集心学之大成者,他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将儒释道三者融合,再加上自己的切身体验,最终构成了庞大的
-
王安石词禅趣论
-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词 禅趣 禅宗 王氏 自性 见山是山 禅理 见水是水 三宝 入世精神
-
描述:顽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个人生活情趣
-
朱熹思想与佛教哲学
-
作者:张荣明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思想 《朱子语类》 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 “理一分殊” 思想资料 禅宗 《五灯会元》 陆九渊 “心”
-
描述: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年又称晦翁,南宋时代的著名学者。他是孔孟之后,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学问渊博,“博极群书,自经史著述之外,凡夫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涉猎而讲究也”。综观朱熹的整个思想体系,受到佛道哲学
-
说禅趣诗《题西林壁》
-
作者:周正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趣诗 苏轼 哲理诗 佛理 禅诗 海月 王安石 庐山 禅宗 禅理
-
描述:苏轼《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人都说此诗是一首哲理诗。我却认为,此诗是一首禅偈。苏轼所处的时代是禅风大炽的时代。苏轼被人称为“五祖戒禅师之后身”。他从年青起就深受佛教的影响,通判杭州时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百忧冰
-
佛学与哲理、禅趣诗刍议
-
作者:何懿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趣诗 陶渊明 诗歌创作 谢灵运 王安石 禅宗 士大夫文人 日常生活 佛学 “理”
-
描述:本文选取历史上一些著名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杜甫、王安石、苏轼等富有哲理、禅趣的诗作作为典型的案例加以剖析、以探求佛学东渐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交相融,不仅影响士大夫文人的心理建构.而且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的轨迹。
-
南宋陆学
-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学 心学体系 “心” 主观唯心主义 “理” 杨简 禅宗 发明本心 孟子学说
-
描述:南宋陆学是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为核心,由其浙东和江西弟子共同组成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宗旨是“发明本心”。本文努力在宋代思想和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主要人物的思想面貌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