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史记·周本纪》
作者:张家英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已”  “天保”  武王  《经传释词》    《周礼》  《封禅书》  三家注  太史公 
描述:《史记·周本纪》
《史记·高祖本纪》
作者:张家英  来源: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高祖本纪  《周礼  《史记·项羽本纪》    标点本  《汉书音义》  “为人”  王念孙  人之所以为人者 
描述:《史记·高祖本纪》诂张家英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间作札记;复不自量力,思为之解诂.传世最早之《史记》训释文字,为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
《曾巩集》志
作者:毕庶春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集》  形误  误断  失校 
描述:中华书局 1 984年版《曾巩集》 ,虽是迄今较为完善的曾巩诗文集 ,但其中令人生疑或纰谬之处亦不少 ,大致有三类 :一曰形误 ,二曰误断 ,三曰失校
从《孟》看司马光的学术思想
作者:杨渭生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学术思想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孔子  扬雄  独立思考  全盘否定  改革派  人性问题 
描述:的改革派。司马光所撰《孟》等论著就
读司马光《孟》一则释疑
作者:张维  来源:儒藏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孟子  王安石  易位  君臣关系  位理论  释疑  宣王  君臣之义  理论依据 
描述:孟》是司马光晚年作品,主要内容是怀疑孟子,对孟子的言行提出质疑,篇幅不长,全书由十一个质疑构成:"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陈仲子避兄离母"、"孟子将朝王"、"沈同问伐燕"、"父子之间不责善"、"性
《杜律虞注》补说
作者:冯小禄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律虞注》  虞集  张性  杨士奇  注释风格 
描述:结合今人对《杜律虞注》的考证,将前人已见和未见的明人材料冶于一炉,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说明各自在证伪上的作用。指出古今人多有误读杨士奇《杜律虞注序》者,以致相沿成讹,以为杨士奇就怀疑《虞注
开发商喊的责任不应是责任
作者:冯海宁  来源:中国地产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发商  责任  国家宏观调控  房地产市场  市场需要  十字路口  指示灯 
描述:开发商喊的责任不应是责任
玉楼银海与苏诗
作者:周裕锴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诗  苏轼  王安石  瀛奎律髓  道书  赵次公  读书札记  物语  故事  使事 
描述:<正>拙文《白战体与禁体物语》在《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后,友人提出疑问:"苏轼雪诗中‘玉楼’、‘银海’解作肩、眼更有味道?"虽是疑问,却似乎赞同这样的解释。原来关于《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的"冻合玉楼寒起粟"一联,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刘歆不可能伪造、改《周礼》
作者:刘霖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歆  《周礼》  《周官》  作伪 
描述:关于《周礼》,一些说法是误解。多种事实和合理理由说明,无论西汉时期还是王莽时期,刘歆不可能伪造、改之。
碑文
作者:马纯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碑文  花山  王安石  石碑  褒禅山  注释  残留  华山  字迹  文章 
描述:”字释为“单个的字”,将“为”释作“仅有”、“作为”、“残留”等。这样,全句的意思就是:“碑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有花山二字还可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