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文章学生批改:师生一起作文 破解教学头痛难题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学生 作文 师生 《老师领进门》 家庭作业 批改 小诗 刘绍棠 作家
-
描述: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落笔成文,作为当天的家庭作业。第二天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交来了“写的时候不头痛”的作文。
-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
-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标 教育模式 学生 新课程 英语教师角色 教材 当代西方 中介作用 文艺批评 教育发展
-
描述:纵观近、当代西方的文艺批评,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阅读,抑或交流,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作家转移到作品;一次是从作品转移到读者。这两次的转移意义深远。对照我们的教育发展,可以看出:古代的《四书》、《五经》的教育模式,近似于对孔子(作家)的阅读和注重;《新课程》以前的教育模式,特
-
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创设问题情境,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
-
作者:张东华 来源:文理导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潜移默化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外在条件 积极思维 王安石
-
描述: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扁动人的思维的重要外在条件。人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才会进一步探索新问题。问题是人的思维动力和起点,因而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设计疑难问题,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亚里士多德曾经说
-
特级教师谈语文教育:一味练习、考试,会浇灭学生热情
-
作者:王佳颖 靳晓燕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学生 学习资源 教学情境 中学特级教师 考试 阅读障碍 王安石 受教者 练习
-
描述:学情境中,教师不再只是个教书的人,在和学生的对话中也是一个受教者。如此的教学并没有完全消解
-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英
-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 英语 英语 交流 交流 教材 教材 定位 定位 高中 高中 中介 中介 学生 学生
-
描述:的教学,侧重于对教材(近似于作品)的解构;《新课程》的提出,可以说是上述最后一种类似转变的标志,虽未得到全方位的实施,但定会向“读者反映批评”一样,在社会上掀起股股热潮,最终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
每个学生都应是教师手心里的宝 回应9A《奇迹由中职生创造》
-
作者:陈美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职生 学生 回应 奇迹 创造 教师 职业院校 心理素质 数控铣床 种子检测
-
描述:谁说奇迹是尖子生的专利?我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看到:影视制作、种子检测、模型建造、数控铣床、工程算量……选手们个个自信沉稳,步步为营,机智灵活,体现了训练有素的高超技能和处变不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当你获知111名中职生中,48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
-
孩子,理应是班级的主人:评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
-
作者:梅洪建 来源:教师博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孩子成长 班级 学生 主人 教育的本质 班主任工作 小学五年级 人本质
-
描述:的本位自然应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动力。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就是在把握班主任工作本位基础上,还原教育育人本质的精彩呈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个
-
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
作者:乐爱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
伯夷的公案
-
作者:金性尧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八十年代 王安石 欲说还休 钱伯城 孟子 文王 武王 札记 激发
-
描述:这篇小文,八十年代以来就想写的,却一直是左顾右盼,欲说还休。最近读了《中华文史论丛》第52期钱伯城兄《读韩札记》中的论韩愈的《伯夷颂》一文,又激发了我的宿愿。钱文中说:此文由于受到颂非其人,韩愈这篇文章长期被遭冷落,各个选本都不入选,其实是很值得一读的。说得很对,却也有例外,那就是
-
向刘衡同志学习
-
作者:王伟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衡 二十年 新闻战线 党员 右派分子 好奇心 同情 兴趣 语气 文章
-
描述:了兴趣,有机会就要打听她的消息。当时人们在谈起她的时候,语气间没有憎恨却是同情,是呀,这么一个老党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象刘衡同志这样坚决不承认的是少数,因此她吃的苦头也最大,作为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