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心学视野下的九卦之序:兼与张勇先生商榷
-
作者:赵荣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九卦之序 康德
-
描述:宋代理学的易学维度,是中国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陆九渊虽然没有像程颐、朱熹那样系统地注释《周易》,但对九卦说的重视程度实远胜程、朱。陆九渊赋予了九卦丰富的心学内涵,而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康德的实践哲学
-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浅议陆九渊心学对《孟子》
-
作者:向聪颖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孟子》 "心"与"政"
-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对于《孟子》思想的阐释,着重从《孟子》思想中的“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两个方面挖掘.在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心”和“政”是其心学的一体两面.他通过修“不忍人之心”达到“不忍人
-
略论阳明心学与陆九渊、杨简思想之关系
-
作者:王金凤 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杨简 心学
-
描述: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为心学发皇者。而阳明之所以将心学发挥到极致,与陆九渊、杨简心学思想的启拨有密切关联。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对经典的态度、对“心”的理解、对“格物致知”的认知、对“知行”关系的解释等四个
-
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王心学研究》评价
-
作者:王佃利 白如祥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佛道思想 无善无恶 陆王 儒家思想 本体论 比较研究 陈献章
-
描述: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王心学研究》评价王佃利,白如祥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宋明理学一直是令人注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对心学的研究,近年来亦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刘宗贤先生所著《陆王心学研究
-
心学研究的新突破——读《陆王心学研究》
-
作者:赵卫东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阳明哲学 新突破 陈白沙 “致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湛甘泉 陆九渊 陆王
-
描述:心学,自孟子发其端,象山倡其学,阳明集其成,现代新儒家纠其偏,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若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或主流,那么,心学便是儒家之正宗。牟宗三先生在《心体
-
《陆王心学研究》简评
-
作者:王佃利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陈献章 陆九渊 王守仁 陆王 思想特色 发展过程 “心” 道家思想 本体论
-
描述: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在这诸多研究心学的论著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所著《陆王心学研究》可以说是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陆王
-
读《陆王心学研究》
-
作者:姜国柱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性之学 陆王 思想渊源 学术思想界 陆九渊 王守仁 哲学家 分析论证 研究成果
-
描述:心性之学,一直为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而真正形成为心学学派,则始自于南宋的陆九渊,集大成干明代的王守仁,故学术思想界称之为“陆王心学”。
-
王韬的变法维新思想与心学
-
作者:吴雁南 来源: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韬 心学 变法维新 陆九渊 变法自强 孟子 尺牍 大同 心即理 中庸
-
描述:。据他所称,其《弢园文录内编》“多言性理学术”,但已一字无存。现只就“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书,探讨其变法维新思想与心学的关系。
-
阳明心学三题小议
-
作者:山本康雄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致良知” 心即理 “知行合一”说 陆九渊 “知” 道德修养 本体论 心与理
-
描述:阳明心学三题小议[日]山本康雄阳明心学的研究,除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均有精深的探讨外,国际上也甚重视,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丰硕。我作为东瀛来华求学之一个学子,对王阳明的学说颇多兴趣,仅得一管之见,分为三小题
-
论李退溪的心学思想
-
作者:辛冠洁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体 李退溪 思想体系 心经 陆九渊 心学 宇宙 学术界 朱熹 心法
-
描述:不可外求”(《二程遗书》卷二)。很明显,在这里心是比理更重要的。程颐虽然提到“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但重点还是落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