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我国民族戏剧观的形成
-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观 戏剧文学 民族戏剧 我国古代 汤显祖 戏剧表演 审美特征 寓言性 戏曲 歌舞剧
-
描述:……”佐临同志常称“梅兰芳的戏剧观”、“戏曲的戏剧观”,我个人认为,实际上说的就是我国民族的戏剧观,不知确切否?佐临同志基于推动话剧发展的思考,在与布莱希特戏剧观、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进行比较研究
-
王安石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
-
作者:安国楼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民族政策 民族思想
-
描述:场、开放思想和采取的一些改革政策 ,分析其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进步的一面
-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
汤显祖与书院
-
作者:李科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书院 教育
-
描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汤显祖所受书院教育的熏陶,鲠直不阿,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
走进语文
-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实践 特级教师 语言的生命力 《牡丹亭》 教学观念 读者个性化 口语交际 “文”
-
描述:走进语文
-
语文知识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三国演义 柳宗元 出师表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赤壁之战 马克·吐温 王安石 形声字
-
描述:~~
-
语文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王安石 司马相如 朱元璋 成语 石勒 皮日休 陆龟蒙 比喻 明代
-
描述:鹿死谁手当世界杯足球赛进行时,报纸都会用大篇幅报道赛事,常见人们用"鹿死谁手"来预测谁胜谁负。"鹿死谁手"从字面上解释是打猎时大家追逐猎物,看谁箭法好,身手敏捷,最终将鹿射死。"逐鹿"一词,用法类似。不过
-
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
-
作者:周一贯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儿童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语言 教学观念
-
描述: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