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锣密鼓≠紧张
-
作者:刘冬青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紧张 使用频率 气氛 刘绍棠 舆论 戏曲 节奏 语素义 比喻
-
描述:"紧锣密鼓"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其意义为:"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也指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刘绍棠在《狼烟》中写道:"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又如
-
语文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王安石 司马相如 朱元璋 成语 石勒 皮日休 陆龟蒙 比喻 明代
-
描述:鹿死谁手当世界杯足球赛进行时,报纸都会用大篇幅报道赛事,常见人们用"鹿死谁手"来预测谁胜谁负。"鹿死谁手"从字面上解释是打猎时大家追逐猎物,看谁箭法好,身手敏捷,最终将鹿射死。"逐鹿"一词,用法类似。不过
-
孩子们的心灵本应是最为纯洁和善良的吗
-
作者:冯渊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孩子 善良 纯洁 心灵 教育领域 比喻 老师 教化
-
描述:纪老师在此次事件中表示:孩子们的心灵本应是最为纯粹和善良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推演其教化之道,这里面或许有教育领域需要澄清的一个善意的误会。我们喜欢将孩子比喻成花朵、未来,但这仅仅是基于美好愿望的一个
-
应是“琴瑟未谐”
-
作者:陈迪中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 城市 比喻 比喻 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 音韵和谐 音韵和谐 生存状况 生存状况 古乐器 古乐器 期刊 期刊 文摘 文摘 发声 发声 火候 火候
-
描述:2010年《特别文摘》第6期刊有《老人是把尺》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敏锐地感到,这个城市火候未到,弦琴未谐,我深有同感。其中弦琴未谐使用不当。
-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谈谈杜甫诗歌的叠字修辞
-
作者:吕家林 来源: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叠字修辞 《古诗十九首》 《诗经》 《楚辞》 王安石 人的使命 《日知录》 灿烂夺目 郭绍虞
-
描述:”(《增补杜工部诗序》)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跋》中写道:“自唐讫今余五百年,为诗学之宗师.”今人张元济在《宋本杜工部集跋》中写道:“少陵诗圣……,备藻丽之态,实积众流之长,为千古宗仰而不替.”历来研究杜甫的文章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每得每新,看来“诗圣”丰碑仍将挺立于中国人,乃至华夏子孙的心目中.因此,用现代科学对杜甫进行研究就是年青一辈人的使命.
-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曲律》
-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曲律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律》一书问世
-
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
-
作者:王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学术专著 中国修辞学史 王安石 欧阳修 柳宗元 韩愈 教授 “唐宋八大家”
-
描述: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王捷千百年来,赞誉之声不绝如缕的唐宋八大家古文,素被人们奉为文章圭臬。如今竟有人对它们的某些修辞现象提出异议,此人就是享誉国际学术界
-
于修订处见精神——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
-
作者:濮侃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论 修辞学史 王安石 修辞学者 欧阳修 柳宗元 陈望道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郑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
郑子瑜先生研究的新成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
-
作者:林兴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学家 新成果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师说》 《中国修辞学史稿》
-
描述:中指出韩愈《师说》中的文气不相接之处。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虽然指出韩愈的散文“也
-
论曾巩散文语言的声音节奏及句法修辞对其散文风格的影响
-
作者:喻进芳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 节奏 节奏 句法修辞 句法修辞
-
描述:声音节奏的运用对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曾巩平正温雅的散文风格,甚得力于其语言的运用。具体而言,其散文的平正温雅在形式上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它那平和的语音语调、散缓的节奏以及句法修辞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