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9)
报纸(9)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1)
地方文献 (19)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2(9)
2008(11)
2007(16)
2001(7)
1996(7)
1994(8)
1987(7)
1986(9)
1985(10)
按来源分组
文史杂志(3)
演讲与口才(2)
文史知识(2)
史学史研究(2)
咬文嚼字(1)
诗刊(1)
中文自修(1)
现代交际(1)
领导科学杂志(1)
姑苏晚报(1)
托物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托物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苏轼《游金山寺》
作者:胡乐平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苏轼《游金山寺》
药都赞语辑拾趣
作者:夏和生 张金丽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材鉴别  农村集市  集散市场  樟树  中药材  建昌帮  百泉  药材贸易  加工炮制  四大怀药 
描述:所谓“药都”系指历史久远,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的中药集散市场。由于我国农村集市悠久,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各个角落,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村集市庙会的日益兴盛,中药集散市场也逐渐得到发展。自北宋以来,在全国各地不断建药业庙会,并形
新余古代冶铁考
作者:李小平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冶铁  《天工开物》  遗址  新余  《大清一统志》  凤凰山地区  《太平寰宇记》  散布面积  青花瓷  宋应星 
描述:新余古代冶铁考李小平一、历史沿革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偏西,是本省的钢铁基地,现辖渝水区、分宜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穿过市区的袁河、孔目江
《牡丹亭》的情理冲突
作者:朱震岳  来源:河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情理冲突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作者:鲍华山  来源:青海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语文课  读孟尝君传  著作研究 
描述: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周礼》理财思想考
作者:杨智杰  来源: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理财思想  财政收入 
描述:《周礼》系统而周密地设计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周礼》一书结合相关典籍探讨其所反映的理财思想。
诗创作“暗合”现象论
作者:栾英良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史  现象论  古人  根本原因  王昌龄  马利坦  意象  苏轼  王安石  司空曙 
描述:文章就中外诗歌史上存在的“暗合”现象予以论,考察了古人对这一现象所持的不同态度,分析了“暗合”现象的优劣短长,揭示了造成“暗合”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七略》六分法一
作者:程磊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分法  七略  图书分类法  分类方法  九分法  事物分类  类目  四分法  周礼  左传 
描述:五行等《七略》中属第二级类目的东西单独为第一级类目,不也是可以的吗。《四库全书
诗词尝偶拾
作者:流舟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偶拾  “多”  典故  叶燮  古典诗词  “湿”  谐婉  晏殊  诗家语  字锤 
描述:古典诗词中往往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在诗词中融入一些历史故事传说,将它们组成诗材,用以表现主题。用典的目的大抵有二:一是增加诗词的容量;一是避免直说。 诗词比起小说、散文来,更要求高度凝炼。要以最少的语言,写最大限度的内容。单靠炼字锤句,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借助一个典故,就等于调动一个故事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