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老子》的道论与天人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清华中文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  有对无对  物理之常  禮樂刑政  Wang  Anshi  Laozi 
描述:王安石《老子》的道论与天人关系
论蜀中三家《山谷诗集》
作者:張承鳳  来源:蜀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谷诗  三家  作品    黄庭坚  王安石  宋代  别集    近世 
描述:为补佚之诗,史季温。这样使山谷诗合为完璧。山谷诗的三家均是宋代蜀中学者。任渊根据北宋最早流传的《豫章集》重新系年编次并注释,原名《山谷诗集注》。任渊有引言曰:"近世所编《豫章集》,诗凡七百余篇
六经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
作者:陈少明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释学转向  陆象山  思想变迁  儒学  象山心学  思想史  六经皆我注脚  历史角度  王弼  哲学 
描述:陆象山身上,但视野则力求放大,尽量将其放置于整个学术思想变迁的背景中。
《三礼》郑与辞书释义
作者:骆伟里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郑玄  《辞源》  《汉语大词典》  《周礼》  辞书释义  《仪礼》    辞书编纂  路寝 
描述:《三礼》郑与辞书释义骆伟里《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汉初并无《三礼》之名(《周礼》称《周官》,《仪礼》但称《礼经》,即今《仪礼》十七篇),自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遍群经
谈诗的“挖脚跟”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跟  王安石  出处  李白  阎若璩  常建  诗选  读者  意见  学问 
描述:几条呢?我不喜欢挖脚跟,这样失去了诗的味道。”永翔先生不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并直率地指出:“恐仲联先生非不为,乃不能耳。”我和永翔先生一样,对钟书先生诗那样挖脚跟,也是十分喜爱的;但我更同意仲联
葛立方论学:重提学得失的话题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  葛立方    《韵语阳秋》    苏轼  杜甫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艺术技巧 
描述:葛立方论学——重提学得失的话题杨胜宽葛立方(?—1164),字常之,号懒真子。所著诗话《韵语阳秋》二十卷,堪称宋人诗歌批评的“巨著”。尽管从宋人赵与时《宾退录》直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指
“李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优劣论述评
作者:陈贻焮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王安石  创作时期    八仙  太白  文章  光焰 
描述:日忆李白》编在天宝五载春;接着将《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编在《春日忆李白》之后《今夕行》之前,虽未明言,心里也认为这诗当作于天宝五载春:这种安排,或据旧所作考证或酌情而定,大致上是可
一言难尽平章——谈汤显祖对宝形象的塑造
作者:任丽惠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矛盾性  政治理想  政治失意 
描述:。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其复杂的思想性格内涵。
宝形象的复杂性和丽娘的悲剧命运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丹亭》的
论《诗经》对丽娘的影响
作者:李永霞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丽娘  《诗经》  影响 
描述:丽娘是《牡丹亭》中的旦角,因在"情、理"对抗中对"情"不懈追求而感动受众。然影响其反抗精神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诗经》为影响其性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诗大序》中"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