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梦”与小说之关系 兼论汤显祖的小说观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魏晋志怪 唐人传奇 小说观
-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与小说的关系极为密切。汤氏不仅借鉴了魏晋志怪、唐人传奇和明代拟话本的精华,来充实自己的戏曲创作,而且点石成金,使“四梦”成为文学史上的杰作。将小说改编成戏曲,本是元明剧作家
-
论小说史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史》绪论之一
-
作者:金汉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史 中国当代小说 发展历史 现实主义 文学史观念 艺术发展史 文学艺术 小说美学 小说艺术 结构主义
-
描述:社会发展史+文艺运动史+文艺思想斗争史+按编年顺序或贡献大小、地位高低排列的
-
论小说史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史》绪论之一)
-
作者:金汉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小说史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史》绪论之一)
-
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
-
作者:毛时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惨世界 人物性格 败笔 形象塑造 王安石 艺术鉴赏 百家争鸣 主题思想 作家 孟尝君
-
描述:较好的效果,得到读者的好评。下面发表的毛时安同志的《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一文,对素享盛誉的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的沙威和朗德纳克形象塑造的某一方面的成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
论刘绍棠小说的民族特色
-
作者:栗华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语言 民族特色 作家 古运河 扶弱济贫 民俗风情 《阿Q正传》 乡土文学 传奇色彩
-
描述:那辛勤劳作的是我们的父兄姐妹。傍晚炊烟袅袅,米饭飘香。入夜小唱轻轻,情话浓浓.这画面清丽,俊逸,光彩流动,没有丝毫晦暗与呆滞。这画面散发着古运河畔的泥香水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画面喜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称刘绍案是绝妙的风景画家.在这田园诗般的风景画中,还有那满载民族文化的民族风俗.新春佳节大年夜,全家
-
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多重变奏
-
作者:郭仁怀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重变奏 “七月派”小说 四十年代 樊家 小说创作 啼笑因缘 张爱玲 路翎 沈凤喜 张恨水
-
描述:1997年底,我接受高教出版社邀约,参加编写全国师专通编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并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写作任务。编写教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守正出新”的原则,就很难把握。再加上我手头资料缺乏,写起来十分吃力,质量不敢自信。现借我校学报,将其中一章发表出来,敬请有识之士给予批评指正。
-
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感觉”
-
作者:赵振汉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感觉 潜象 作家 “心境” 小说创作 心理场 小说家 刘绍棠 张贤亮 尤三姐
-
描述:感觉是先天的,人人皆有的心理反应,而“艺术感觉”,则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特有的充溢着灵性的一种感觉,也是由生活通向艺术的一座璀灿的桥梁。钱学森认为,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发展都离不开“天才的直觉”;斯达尔夫人也指出:“写作的首要条件是强烈而生动的感觉方式”(《西方文论选》)。
-
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
-
作者:童庆松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小说” 小说家 明清史 志怪小说 私家书目 子部小说 明清时期 《三国志通俗演义》 胡应麟
-
描述: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童庆松本文探讨了明清史家和官私书目对子部小说家类的分类、以及私家书目对通俗小说的分类与著录,分析其分类标准与原因,同时论析了小说家类与子部杂家、史部杂史杂传等类
-
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
作者:王枝忠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 进士科 魏晋小说 传奇小说 具体内容 国史 唐代小说 唐代科举 志怪 胡应麟
-
描述:相比较而言。这就自然是说魏晋小说之创作本出于不自觉状态。事情确是这样。今人将魏晋小说概括为两大类:志怪和志
-
胡应麟的小说理论
-
作者:王先霈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