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摇篮。
王安石风俗思想简论
作者:高有鹏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风俗思想  风俗思想  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  社会  社会  文化  文化 
描述:括思想建设的相互协调,形成美俗、良俗,直指时弊,即流俗。其风俗思想既有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又有博取众收,对传统文化包括风俗文化的理性审视,经过深入思索所作的批判总结,表现出其风俗思想
春节读《元日》诗
作者:苏眺  来源:群言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春联  元旦  风送  爆竹  演变  农历  民间  驱鬼 
描述:也换了新的春联,墨笔写在大红纸上,带来喜气。
关于《王荆公年谱考略》
作者:宏图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略  王安石变法  罗思  四人帮  翻案  演变  旧书  出版  海滨  儒法 
描述:鼎的“罗思鼎”的手笔。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作者:百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悲剧  演变  改革运动  国家税收  安邦治国  地方官员  励精图治 
描述: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四人帮”是怎样利用王安石变法大造反革命舆论的--评罗思鼎
作者:许晓秋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四人帮  儒法  法家  农民起义  阶级斗争  反革命  封建统治  演变 
描述:革命舆论、搞反党阴谋的恶毒用心,仍灼然可见。
货郎鼓又摇响了
作者:惠广棕  来源:乐器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明清时代  大司乐  流动商  演变  周代  雅乐  周礼  祭仪  宗庙 
描述:作为招徕客户的讯号工具,故此改名为货郎鼓。现代的货郎鼓有两种:一种是柄上穿着框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的小鼓一个;另一种是柄上除穿小鼓一个外,在鼓上还穿有直径8厘米的铜锣一面。将它旋转摆动起来,同时具有敲锣打鼓之声,饶
青铜器名辞解说(三)
作者:梓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器  食器  形制  演变  解字  所知  周礼  保温  宋人  宋代 
描述:(二)食器:食器是古人盛黍、稷、稻、梁等熟食的工具,器多有盖,以便保温,盖又可以翻转过来放置,以便盛食物进餐,据现在所知,可分为(?)、盂、盨、豆、簋五种,今分述于下:
〈遊園驚夢〉的身體美學
作者:劉蘋 廖馨  来源:中國現代文學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遊園驚夢  身體美學  牡丹亭  文化  認同 
描述:三個層面的內涵:身體表達靈肉的衝突;身體表徵的文化的懷舊;身體集聚認同的斷裂。
〈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身体美学  牡丹亭  文化  认同 
描述:〈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