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高考改革的趋势,应是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的结合
作者:熊丙奇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招生  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  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地区  考生  强化 
描述:济欠发达地区考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考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新京报1月17日)
浅议北宋熙宁年间的役法改革——兼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役法问题
作者:张伟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免役法  北宋时期  熙宁  浅议  改革  差役  户等  在役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宰执王安石一改役制,废差役而行募役。这一改革举动,立即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批官僚士大夫的强烈反对。数年后,王安石被迫去政,新法即被废止。对北宋时期这一场变革与反变革,向来众说纷纭
外汇体制顶层改革,核心应是减少外汇储备过度过快积累
作者:小一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汇体制  人民币汇率稳定  改革  过度  国际收支平衡  企业经营行为  环境压力 
描述: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才是解决外汇储备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发达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和实行超低利率的险峻环境下,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略微增加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边际成本却是资源和环境压力、央行对冲操作伴随的利息支出提高和银行、企业经营行为的扭曲等代价。
森工企业的治危和自我改革对策初探
作者:纪卓荣  来源:林业财务与会计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森工企业  改革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人员  森林公园  有限责任制度  法人制度  利益分配  林业森工企业  法律保障 
描述:森工企业的治危和自我改革对策初探
《戏剧艺术》一九八○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导演艺术  戏剧艺术  舞台美术  初探  余秋雨  哈姆雷特  总目录  讨论会 
描述:~~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王安石教育改革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既要重人才 ,又要重兴学育才 ,更要重全社会系统的呵护培养人才。
论均输法
作者:李晓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均输法  购买  改革 
描述: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的均输法是对汴京粮食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其核心是扩大购买、利用市场。以往流行的均输法未曾实行之说,是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错误结论。
王安石 直面现实 作改革家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中国历史 
描述:唐的四分之一。而且与之对峙的政权全都强横雄壮,堪谓“强敌环伺”。宋太宗赵匡义两次北征大辽,均以大败收场,主动征讨的结果换来对契丹人的屈膝求和。明人章衮在《书临川文集后》中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当时的状况: “宋之有天下,燕云尽失。契丹已强于北,元昊继起,兵力又夺于西。不能数战,则其势不得不出于求和。转输金缯,每岁不赀。卑礼甘言,惟恐挑祸。汉之文景,国辱而民不困,时则有文景之辱而无文景之利,此盖凛然不可恃以常安之势也。” 与顽固派较力 王安石生活的真、仁、英、神四朝,比起高祖、太宗时期,每况愈下。 真宗之初,便有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贡奉大量银帛。为国防计,北宋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军费开支竟占政府岁人近八成之巨。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毫无战斗力,骑兵不会骑马,水师不习水战。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作者:崔永东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改革  变法措施  失败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改革,或者缓和了阶级矛盾;或者发展了生产力.作为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独具匠心、针砭时弊、理念超前,匡扶济困、一直为中外史学家称道.可是,这次改革成效不敢恭维,王安石本人也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