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碎的系统观”已不是系统观:与吴彤教授商榷
-
作者:苗东升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统观 普遍主义 破碎的系统观
-
描述:笔者不赞同吴彤教授提倡的"破碎的系统观",本文试图通过讨论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性与局域性、系统与非系统的辩证关系,来说明真正的系统观一定不是破碎的,系统观一旦破碎,那就不再是系统观了。
-
抚州:逆势赶超 生机盎然
-
作者:李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 生机 文化积淀 临川文化 王安石 汤显祖 陆象山
-
描述:抚州市位于江西东部,离省会南昌仅100公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抚州历史悠久,曾先后涌现出王安石、汤显祖、曾巩、陆象山、晏殊、晏几道等许多史贤名儒。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的临川文化,崇尚
-
曹禺情系图书馆
-
作者:刘清祥 张官娇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图书馆 曹禺 阅览室 雷雨 五十年 剧作家 潜江 读者 牡丹亭 家乡
-
描述:诉他,近年
-
关于汤显祖族系源流的新材料
-
作者:姚澄清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世系源流 新材料 史学
-
描述:之间)始迁江西广昌县白水寨(今赤水镇);汤翁生于广昌,明嘉靖四十年避乱流寓临川、终老临川。
-
解铃应是系铃人
-
作者:李伯棠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解铃应是系铃人
-
汉文系研究生班举行苏轼讨论会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研究 研究生班 王安石变法 文艺思想 政治思想 学术讨论会 爱民思想 根本思想 作品风格 全盘肯定
-
描述:四人帮”诬陷的名誉时,不能矫枉过正,连他的错误也全盘肯定。《谈苏轼的爱民思想》等三篇文章认为,贯穿苏轼一生的根本思想,是对国家对人
-
浅谈“临川文化”概念的表述
-
作者:赵昭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王安石 县图书馆 抚州 区域文化 新石器 汤显祖 《明儒学案》 文化名人 《四库全书》
-
描述:表述,仍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临};I文化”概念的表述谈点自己的浅见。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两者在区域文化中体现得异常充分。从某些区域文化的定义看,不论是用一篇文章阐述,还是用一段文字表述,都直接或间接对本地文化作出了时空界定。根据“临川文化”内涵的自身特点,及其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临川文化”概念中的时空界定,可分析为如下五点:(一)从属概念“临川文化”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寻根和名人家族探源②,我们发现“临川文化”凝聚着首东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杰出智慧,其中既包括远祖先民的成就,又深受汉文化中心数次南迁的影响。“临川文化”不仅与东南吴越文化、荆楚文化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而且与中原的河洛文化、齐鲁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人类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就是(文化学领域里的)生态平衡过程...
-
二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邹自振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二晏词 抚州 珠玉词 晏几道词 回顾与展望 邹自振 晏殊词 欧阳修 北宋
-
描述:一、二晏词的历史地位晏殊、晏几道,是北宋初期两位父子词家,世称“二晏”。文学史上盛行“北宋词坛四大开祖”的说法,其代表人物就有晏殊和晏几道。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知学问
-
王安石祖籍说
-
作者:乐细龙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池 王安石 临川 王氏 祖籍 祠堂 故宅 抚州 金峰 王益
-
描述:山西太原,延至晋朝,王姓居于长江下游一带的甚多,五代间王简又迁至临川盐埠岭
-
"临川文化"的概念及其命名考略
-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临川区 抚州 赣东 考略 曾巩 李觏 南丰 文化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
-
描述: 改革开放的春风花雨,催动着我国文化学术之树的蓬勃生机。短短几年,中断了多时的民族文化研究硕果累累,地域文化的研究成绩斐然。齐鲁、巴蜀文化研究工作,更是起步早,决心大,许多方面业已完成了一般性的介绍,而进入微观化、深层化、系列化的阶段。一个从文化学的角度,总结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