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惊梦》两种译文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重德  来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译和汪译  张译和汪译  三字翻译原则  三字翻译原则  评论  评论 
描述:本文作者对《牡丹亭》第10出《惊梦》的两英语译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根据"信达切"三字原则对其中8处作了评论。总的说来,汪译优于张译。
《牡丹亭·惊梦》【山坡羊】曲牌浅析
作者:欧阳启名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惊梦》【山坡羊】曲牌浅析
论《牡丹亭·惊梦》意境创造的美感
作者:刘钊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意境  美感  探究 
描述:意境美感是文艺作品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昆曲《牡丹亭·惊梦》作为明代南曲的代表作,它是汤显祖创造的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的艺术精华。从美学和意境审视《牡丹亭·惊梦》一出,我们可以体味到"惊心动魄
读汤显祖的《惊梦·步步娇》
作者:何东平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庭院  全身  浪漫主义  春晓  曲词  铜镜  家长  发髻  晴空 
描述:“[步步娇]袁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拖逗的彩云遍。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闲院春晓,游丝在晴空中飘动。一个长期被封建家长禁锢在深闺中的少女正欲走向花园。在梳发整钿的时候,她突然于铜镜之中窥见自己的容貌,羞得发髻也弄歪了。她想到:呀,“娘行
《大学语文·惊梦》注商四则
作者:吴琼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外研社《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一出,有几则注释值得商榷。一、沉烟课文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教材对沉烟的注释就沿用了该书,释为:沉香
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似折子戏《惊梦》为例
作者:赵天为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表演  传承  牡丹亭 
描述:昆曲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庶几能有所帮助。
昆曲摭憶⑩ “转身”,惊梦依然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音乐  演出  老师  梅兰芳  演员  艺术氛围  昆剧  小生 
描述:邯郸梦》和精华版《长生殿》连续获得了第12、13届文华奖音乐创作(作曲)奖。虽说他是昆曲音乐家,但其实最初他就是以昆大班演员身份被招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因此戏也演得非常棒。近年来他在《狮吼记·跪池》里饰演的苏东坡,既有诙谐的大男子主义,但又不失大学士的风范;《寻亲记》里的周羽,不仅唱念讲究,连台步也是那么潇洒。他演戏,至今还保留查资料、写演员手记的习惯……
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作者:廉锋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视觉  国家大剧院  《玉簪记》  摄影展  摄影师  昆曲  演出 
描述:年来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
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情绪体会
作者:孙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情绪体会
皀罗袍——选自《牡丹亭:游园惊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描述:皀罗袍——选自《牡丹亭:游园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