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宋诗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肖蔚彬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诗 唐宋诗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古典诗歌 唐人 散文化 宋人 苏轼 白居易
-
描述:宋诗似乎是很为一些人鄙夷不屑的。这也难怪。同被一般人看作处于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诗相比,宋诗恐怕确有点黯然失色。好比在古典文学的艺术之宫中徜徉的人们,他们在唐代的大厅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们创造
-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
作者:虞尚元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唐宋诗歌 风格差异 黄庭坚 创新发展 宋代诗人 丰腴 苏轼 比较分析 王安石
-
描述: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
-
初读《全宋诗》札记
-
作者:叶石健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诗纪事 景定建康志 叶梦得 整理者 次最大规模 地方文献 王安石 范仲淹 咸淳临安志
-
描述:一、旧时王谢堂中秘,进入寻常读者家《全宋诗》现已面市30多册,北宋诗人已全部出齐.它是有诗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断代诗歌总汇,许多宋人的诗篇(诗集)
-
宋诗一代面目的成就者——王安石
-
作者:赵晓兰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学杜 主变 宋调
-
描述:“宋调”、“宋体”、“宋气”。王安石等独创生新,变尽唐音。宋诗一代之面目成于王安石。
-
金石书派刍议
-
作者:谢建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胡小石 金石书派 碑帖交融
-
描述:凤子、李健等诸家在书艺上都各具风采 ,书法理论上也有所继承和发展。
-
也谈吴江派
-
作者:席永杰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派 汤显祖 曲论 声律 发展问题 临川派 王骥德 明代 最高标准 江苏吴江
-
描述:3—1610),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江苏吴江人,故将以他为首的此派称为吴江派。沈璟论曲,主张恪守声律,“宁协律而词不工,读
-
论“荷花淀派”的艺术变迁
-
作者:艾斐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犁 “荷花淀派” 刘绍棠 艺术变迁 从维熙 作品 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 艺术风格 《铁木前传》
-
描述:代表作家,代代相承相袭地保持这一流派的固有特点和风格。 这种认识虽然普遍为人们所赞同、所接受,但在本质意义上,却违悖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任何时代的任何文学,只要它一旦停滞下来,抑制了创造性,就必然要失去生机,趋于萎顿和颓唐,再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
论“吴江派”的崛起及其贡献
-
作者:俞为民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派 戏曲流派 汤显祖 万历年间 临川派 元代杂剧 黄金时期 戏曲史 文化 《曲律》
-
描述:在东南文化中,戏曲的发达大概是一个重要特点。如明代万历年间是戏曲史上自元代杂剧繁兴以来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而就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这两大
-
宋词与江西诗派
-
作者:邓魁英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古人 典故 江西诗派 江西派 唐人 王安石 北宋末年 艺术手法 黄庭坚
-
描述:,“其言直而切”的新乐府运动。在北宋前期,散文和诗歌创作的改革也是同时进行的。这是
-
试论唐宋派的师法特点
-
作者:李泽平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顺之 欧阳修 唐宋派 程朱理学 文集 归有光 唐宋八大家 曾巩 王慎中 儒家思想
-
描述: 明代唐宋派,因其推尊唐宋八大家而得名。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诸人,理论上的提倡与其创作实践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如果我们细加考察,却可以发现唐宋派诸人除茅坤外,都特别地推尊曾巩,这是他们师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