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的演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变 梁启超 周礼 小学 学校
-
描述: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
-
学生不应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对象
-
作者:关飞 陈燕丽 来源:看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对象 教育 学生 孩子 学校
-
描述:。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和学术环境我觉得是相当恶劣的一件事情。” “第二,我们的学校官僚化。学校不是教育家、学问家在治理,而是官员在治理。学校里面的很多领导我觉得很官僚,很多真正的学问家、教育家被边缘化
-
“进校园”不应是一阵风
-
作者:张秀红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园 文化项目 应试教育 学校 雷声
-
描述:近些年来,各类试图打开学校大门的传统文化项目繁多,不过绝大多数“进校园”活动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应试教育不改,各种“进校园”的项目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初衷相去甚远。
-
战国楚占卜制度与商占卜制度之比较
-
作者:于成龙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甲骨卜辞 战国 楚简 占卜制度 《周礼》
-
描述:与商甲骨卜辞一样,楚卜筮记录亦包括前辞、命辞及占辞,也存在"一事多卜"、"习卜"及"卜筮并用"的占卜制度。两者均保存有"数字卦",可谓一源一流。战国楚人对于商人之占卜制度,既有因袭,如"一事多卜
-
周代昭穆制度辨
-
作者:白宏建 来源:晋中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穆制度 昭穆之制 继承制度 一继一及 嫡长制 宗庙 《周礼正义》 春秋时期 张光直 过渡时期
-
描述:度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这些研究都有助于人们尽快揭开昭穆制度的奥秘.但是我们尚未看到这方面的最后结论,因为我们今天来看过去所做出的某些解释,不能不感到仍有不少扦格难通之处.本文试图对历代有争议
-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
文官制度与唐朝的兴盛
-
作者:李世龙 来源:行政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官制度 科举考试 文官管理 文官考试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 知识分子 尚书省 《周礼》 考试合格者 文职官员
-
描述: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官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对于巩固唐的国家统一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唐朝文官制度及其促进唐王朝的兴盛,略叙管见。
-
制度不应是“稻草人”
-
作者:唐塔生 来源:学习导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制度不应是“稻草人”
-
论中国古代的阡陌封疆制度
-
作者:张金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路 左传 具体制度 为田律 周礼 土地国有制 十三年 土地制度 生产措施 疆界
-
描述:,天子及侯国又往往将修治道路封疆之事列为重要的治国措施与生产措施。《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载,楚沈尹戌论治国安邦即首列“正其疆场,修其土田”一项。《周礼》中就有多种官职是专门负责道路的整治、维修与管理事务的。《左传》襄公三十年,载郑子产
-
和籴制度溯源
-
作者:杨际平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籴制度 常平仓 寿昌 北魏 供军 义仓 王应麟 赵充国 平籴 《玉海》
-
描述:拥诸州和籴粟 悉运入邺城(胡三省註:和籴以充军食,盖始于此。)’王应麟亦云;‘后魏定和 籴之制。’”今人论和籴者,咸引王应麟、陆耀遹此语。和籴起于北魏,几成定说。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王应麟说“平籴之令始于李悝。耿寿昌开常平之法。……后魏定和籴之制”,只是就当时史籍记载上的用语而言,实际上并不认为平籴、常平、和籴分别始于李悝耿昌寿和北魏·王应麟在《玉海》卷186 《魏平籴法》条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