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
报纸(26)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5)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3(7)
2011(9)
2007(5)
2006(6)
2004(3)
2003(6)
2002(2)
1996(2)
199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中国公务员杂志(1)
江苏社会科学(1)
云南日报(1)
北京教育(高教版)(1)
教育杂志(1)
现代特殊教育(1)
宁夏教育(1)
陕西日报(1)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考试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继续
作者:戴修诚  来源:江苏教育(小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与学  升学考试  再学习  教学脱节  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考试改革  肯定成绩  中小学  教师 
描述:决定学生升留级的目的,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再培养,再学习。由于中小学教学脱节,因而不少中学,当新生入学之后,便采取水平测验的做法,正说明了这一点。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是语文教改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克峰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改  重要环节  语文感  习语  人的活动  感情体验  语文成绩  培养学生  语文学习 
描述: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爱好、气质、性格、习惯等。心理学理论揭示: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人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感情体验,对人的活动有直接促进或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情感可直接转化为动机,而动机,又是人活动的“能
利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徐爱明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插图  培养学生能力  历史教学  教材插图  王安石变法  记忆力  大泽乡起义  预期效果  记忆能力  黄巾起义 
描述: 历史教学中,我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述记忆力、分析鉴赏力等等,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引导识图,培养观察力。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
历史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例析
作者:张秋芝  来源:中国人民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读书指导  师范院校  教学内容  启发式教学  北宋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描述: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采用适合学科特点的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才能实现。[著者文摘]
创新思维能力应是青少年培养的首要任务
作者:江吴  来源:少年读者(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新思维能力应是青少年培养的首要任务
李纪恒:大学生要培养“六种能力”
作者:王世赋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能力培养  培养能力  昆明理工大学  创业能力  形势政策  树立理想  政策报告  人际交往能力  代表作 
描述:1月6日,2011年首场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在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举行,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为在昆高校的1000多名大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树立理想、培养能力、成长成才、报效祖国"的形势政策报告。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冯如远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疑能力  解决问题  中学生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  我国古代  教师  引导学生  陆九渊  物理教学 
描述:质疑能力是指具体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对质疑,就各有自己的见解,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却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纵观整个科学史,其实质就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物理学的
答案应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者:张久耕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 
描述: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到行为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中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
作者:周荣基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批改  学生习作  中学生作文  教师  布局谋篇  修改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作文教学  唐代诗人 
描述:个写文章不是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由此可见,作文写得好与坏,关键取决于其修改的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应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作者:刘公春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环境污染 
描述:企业为追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