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工记》名辨
-
作者:李亚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工业技术文献 《周礼》 春秋末期 成书时间 城市规划
-
描述:《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成书时间当为春秋末期,出于齐人之手。《考工记》所记工艺分六类二十个工种,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它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礼》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
-
青铜器名辞解说(三)
-
作者:梓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器 食器 形制 演变 解字 所知 周礼 保温 宋人 宋代
-
描述:(二)食器:食器是古人盛黍、稷、稻、梁等熟食的工具,器多有盖,以便保温,盖又可以翻转过来放置,以便盛食物进餐,据现在所知,可分为(?)、盂、盨、豆、簋五种,今分述于下:
-
弃名却利 反腐倡廉
-
作者:侯光明 冯序鹏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后勤 反腐倡廉 王安石 联语 语文 编辑 七绝 成句 专栏 七律
-
描述:取宏用精,顾名思义,编撰之落成,工作量之大,望广大高校后勤界同仁多为相助,小吝赐教,俾其“枝叶扶苏”、春华秋实,茁壮成长。
-
名人结缘名牛肴
-
作者:刘汉琴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肉牛 名人 《周礼》 《礼记》 烤牛肉 中国人
-
描述:鼠遁春风至,牛携喜气来。膘肥体胖的肉牛为人们送来了美味大餐。中国人食牛肉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早在《周礼》、《礼仪》和《礼记》等古籍书中,就有牛炙食法的记载,可见早在2800多年前,烤牛肉就已成为西周贵族的席上珍肴了。
-
王安石《卦名解》研究
-
作者:杨倩描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洛书义》、《大人论》、《致一论》等单篇存留。《卦名解》是王安石利用《杂卦传》的对卦形式、《彖传》、《象传》的内容并断以己意,对《周易》卦象进行解说,以阐明其卦名或卦
-
幽默风趣的嵌名联
-
作者:张国良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风趣 书法家 于右任 王安石 苏东坡 对联 上联 姓名 易君左 胡适
-
描述:古往今来连绵不断的姓名,与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对联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幕幕绚丽多姿的奇特的文化景观。尤其是那些不乏幽默与笑谈之类的嵌名联,构思独特,富有文采,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北宋文人王琪和张亢很要好
-
大建中汤证应是实寒证
-
作者:张尊如 陈建国 韩红伟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建中汤 实寒证 虚寒证 蛔虫证 功效
-
描述:》等主之;有谓蛔虫扰动者,《金匮要略心典》、《成方便读》等主之.本文以为大建中汤证不应是虚寒证,也不应是蛔虫证,而是实寒证.其功效不应称为温中补虚、降逆止痛,而是温中祛寒,降逆止痛.
-
浅谈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中的“质实”
-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实 《养一斋诗话》 潘德舆 经世致用之学 道光 精华录 黄爵滋 阳明学 牙慧 汉魏
-
描述:诗歌的评骘,都有重要意义,今天亦不乏借鉴价值。郭绍虞先生称之为“严肃认真”的诗话之一,并选入《清诗话续编》。现就个人闻见所及,对其主要观点之一的“质实”作一番考察。
-
貌似而神离 形近而实远--《牡丹亭》与《长生殿》爱情描写
-
作者:刘孝严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长生殿 杜丽娘 爱情描写 杨玉环 唐明皇 圣人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汤显祖
-
描述:描写倾向不同,“貌似而神离,形近而实远”的社会历史及艺术创作的根源。
-
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
-
作者:路焕云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茅山道 慧空禅院 句容县 陶弘景 江苏省 至和元年 语文教学 碑洞
-
描述: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