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秋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作者:王乐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秋思  泊船  春风  张籍  古诗  教学目标  审美意境  意象美  基本方法 
描述:【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泊船瓜洲》和《秋思》,掌握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象美,初步进行迁移和创作。3.感受浓浓的思乡情,体会诗歌的审美意境。【课前谈话】
贴船下篙 扣题而答(下):古诗鉴赏四步走
作者:刘玲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鉴赏  语言鉴赏  回答问题  王安石  太一  阅读 
描述:诗歌语言鉴赏练习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太一宫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注:“西太一宫”位于汴京(开封)西南,这首绝句
趣味古诗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重新组合  北宋  杜甫  唐代  韩愈  桃溪  阳宅  晚年 
描述:一句。
古诗文中的时间词
作者:汪嘉宾  来源:今日中学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王安石  阴历  时间词  表示  描写  气氛  月亮  风送  爆竹 
描述:古诗文中有些表示时间的词,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因此,要读懂古诗文,很有必要了解这些词表示的时间及意义。王安石有首诗描写春节期间的热闹气氛和万象更新的盛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古诗赏析——《梅》
作者:刘亚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赏析  王安石   
描述:,不应该人云亦云,而应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体会作者的用意。
古诗炼字面面观
作者:林凯伟  来源:中学文科(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炼字  “诗眼”  王安石  “绿”  写作 
描述: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
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
作者:张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诗歌  教师  情感  想象  语言文字  乡愁  老师  王安石 
描述: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
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
作者:罗家坤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怀古诗  沉郁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善于抓住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联系,多方面展现宋代的社会生活和诗人的胸襟抱负、人格理想,其议论精警,风格沉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对中国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解读几首古诗
作者:聂海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中国古诗  解读  二年级  王安石  中国诗词  使动用法  白居易  温庭筠  玉门关 
描述:我对于中国诗词的爱好,始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的王安石的《咏梅》和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等诗。那时读古诗常觉得难懂,不能入其堂奥,
文学创作、鉴赏与情感体验
作者:李文清  来源:河南电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情感体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思想情感  披文以入情  文学鉴赏  《文心雕龙·知音》 
描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或艺术家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是由于对现实生活感受多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多了,一个个活的形象才跃然纸上,难忘的人和事才敲击着作者的心灵闸门。这时,主客观即刻击出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