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信”是人不是物
-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信 是人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
屏南古廊桥
-
作者:丘勤 来源: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拱廊桥 古村落 屏南县 近十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西北 闽北 民俗 周亮工
-
描述:务,很少独自专注的行走了。清朝周亮工《闽小记》有言:"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冀冀楚楚,无处不
-
古诗中的养生之道
-
作者:徐锐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之道 古诗 《寿世保元》 卫生保健 龚廷贤
-
描述: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一书中有诗曰:“惜气存精更养神,省思寡欲勿劳心。食为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度百春。”这首诗在卫生保健方面含义很深,是告诫后人延年益寿的秘诀。
-
铜都溯古
-
作者:裴章传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民居 铜陵县 王安石 徽派建筑 客家先民 冶炼 客家人 李白 天井 炼铜
-
描述:铜陵这块神奇的土地,曾是锦绣包裹着的一块美玉。山川秀丽灵动,大地诗情荡漾,是远古"铜都人"驰骋生命、激情放歌的乐园。大诗人李白三次漫游铜陵,留下不朽诗作13首,还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也都多次
-
江南古邑:彭泽
-
作者:王璟玲 来源:城建档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彭泽县 鄱阳湖 江南 炮台 明代 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底蕴 苏东坡 古建筑 汤显祖
-
描述:江南古邑彭泽,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建县,以彭蠡泽(今鄱阳湖)在西而得名,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彭泽山川灵秀,风物宜人,"青山好处惟彭泽"、"经知彭泽天多水",宋朝诗人王十朋
-
生态古诗选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态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珍爱自然 王安石 中国古典诗词 世界之最 北宋 生态 艺术造诣 时代信息 古诗 自然景物
-
描述:在吟诵这些佳句的时候,是否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古人那种欣赏自然,珍爱自然的幽情呢?
-
闲话古诗中的“燕子”
-
作者:王祖远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燕子 审美意象 辛弃疾词 晏殊 自然界 归来 金圣叹 诗词 玄鸟 北江诗话
-
描述:经·商颂》有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被奉为商族图腾的"玄鸟",据考证,其原型便是燕子。
-
南北西东总不同:几则古代剧论的启示
-
作者:张传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春版《牡丹亭》 古代 戏曲剧种 创意策划 地方戏 昆曲
-
描述:不顺也”。笔者对地方戏剧种问题本已多有感触,加之近读明代沈、徐渭、王世贞等人的一些剧论,想法尤多,遂成此文以记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纯粹探讨学理,而并非企图以此为地方戏争取观众而张目。——原因
-
论《牡丹亭》集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
-
作者:任冬青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集句诗 传奇剧 剧情
-
描述:论抒情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真》集唐诗是刻画人物的传神之笔。上场诗主要用来介绍人物,剧中诗往往能表现人物内心。我们可以把集唐诗的作用总结为概括和预示作用。才子佳人传奇集唐诗,较成功的有《玉合记》、《长生殿》和《紫钗记》,它们的集唐诗与《牡丹亭》集唐诗同中有异。
-
明代的翻案剧及其审美风尚述论
-
作者:王良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剧 审美风尚 《焚香记》 《紫钗记》
-
描述:继《西厢记》、《琵琶记》之后,明代也产生了《焚香记》与《紫钗记》等著名翻案剧。与《西厢记》、《琵琶记》言情、教化等主旨不同,明代翻案剧的发生、发展则与参与者对戏剧这种文体的审美期待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