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6)
报纸(295)
图书(76)
学位论文(29)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1)
地方文献 (132)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5)
2013(80)
2011(99)
2009(75)
2006(55)
2004(39)
2003(27)
2002(18)
2000(23)
19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2)
抚州师专学报(9)
兰台世界(4)
中国民族报(3)
浙江大学出版社(2)
文物出版社(2)
民族大家庭(1)
文物春秋(1)
黄河之声(1)
南昌高专学报(1)
古代官场的“性贿赂”
作者:王春南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官员  古代  官场  女子  宋代  操守  性贿赂  美人计  朝廷 
描述:<正>"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是古代对官员的起码要求。有的官员也许能做到"不爱钱",但未必能做到不好色。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色贿、美人计面前,前仆后继倒下的官员,真是数不胜数
古代官员如何化解“突发事件”?
作者:李志刚  来源:学习之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官员  上访群众  古代  开封府  权钱交易  王安石  免役法 
描述:王安石直面危机 北宋熙宁四年,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东明县在试行过程中,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在确认群众“免役权”时严重不公,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长贾蕃拒不接受呈诉,于是事态开始升级。群众见县长不理,就聚集到开封府上访,可开封府也不受理,上访群众掉头涌入王安石私宅,直接向宰相申诉。
我国古代文化之“四”
作者:夏康喜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化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牡丹亭》  《西厢记》  《长生殿》  《史记》  应天府书院  《红楼梦》 
描述:我国古代文化之“四”
古代文化中的“数字”
作者:王宝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化  数字  黄庭坚  “三别”  “三吏”  杜甫  《周礼》  九流  《仪礼》  “三礼” 
描述:古代文化中的“数字”
鸽与禅林:漫谈禅鸽文化
作者:钱邦伦  来源:中华信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禅宗  文化  佛教寺院  金山寺  宝光寺  工程 
描述:为僧院,精舍招提
聆风
作者:步宪锟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经典  文化  唐人  白居易  王安石  风流人物  张养浩  马致远  关汉卿 
描述:风,它是从古代缓缓而来的使者,带着悦耳的唐宋诗篇,带着悠久的元明文化,来到了我们身边。听那风!它带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白居易"在天愿
十八岁的文化使者
作者:郑恩波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刘绍棠  辅导员工作  社会工作  使者  文化  中文系  大学生  北京大学  作家 
描述:郑恩波新著《刘绍棠传》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先选用其中的一节,以飨读者。望各出版社把即将出版新书的短小精采章节寄给我们,供选用.
盛世文化
作者:张薇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匡胤  宋朝  文化  王安石  北宋  熙宁变法  苏东坡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历史典故 
描述:有宋一朝,奇特之处比比皆是,不仅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狸猫换太子之类的宫闱秘事广为流传,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熙宁变法、花石纲、靖康耻、泥马渡康王等历史典故也为后人
台南市文化之旅
作者:修瑭  来源:台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市  文化  游客数量  旅游业  张铭清  副会长  大陆  官方 
描述:虽然大陆官方说,对大陆游客而言,不分什么北部、南部,台湾所有的地方都想都走走看看,但是去台南市的大陆游客数量还是不稳定,有时候一天多达上千人,有时候一天只有几百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有人分析,盖因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台南孔庙遭到推挤而让台南市旅游业蒙上阴影。对此,国民党中常委谢龙介强烈要求不能
槐与槐文化
作者:刘晓丽 冯广平  来源:大自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槐树  三公  神农本草经  文化  国槐  周礼  周代  生长  金药  记载 
描述:关于槐(Sophora japon-ica)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代,《周礼·秋官》有云:面三槐,三公位焉。《神农本草经》始称槐树。因生长地不同,槐树亦被称作细叶槐(江西)、白槐(广东潮州)、豆槐(湖南)、国槐(北京)、金药树(福建)等。槐树的拉丁种名最早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67年确定。与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