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读其文,想见其
-
作者:金冲及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书信 中央文献出版社 史学 学术精神
-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编者按]
-
王安石变法纵探(续完)
-
作者:周良霄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封建生产方式 青苗法 农民经济 小农经济 手工业 马克思 承担者 赋役 地主
-
描述: (七)青苗法 马克思指出:“小农民经济和独立手工业经营二者,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农民是封建地主剥削的源泉,也是国家赋役的实际承担者。然而,小农经济是非常脆弱的。沉重的
-
甲骨文考释(续完)
-
作者:刘桓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说文 甲骨卜辞 考释 隶定字 考工记 尔雅 初文 周礼 金文
-
描述:,字象一容器中有格横之,此横格就是算。说文五篇下:“會,合也。从亼,从曾省。”乃根据隶定字形为说,当易“从曾省”,为“从曾”。正因为曾象甑中之箅将器隔为两重,故从曾之字多有重义。尔雅·释亲:“王父之考为
-
延年良箴(续完)
-
作者:龚廷贤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呼吸 安神 山林
-
描述:延年良箴(续完)
-
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刘尊武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恩格斯 历史运动 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原理 个人意志 历史规律 思想 自己创造 布洛赫
-
描述: (一) 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通信中,在阐述人们怎样创造自己的历史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运动的“合力”思想。他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两段名言:“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
-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讨论及其意义(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孙祚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政权性质 封建政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民起义 经济基础 农民阶级 照旧交粮纳税 地主阶级 土地所有制
-
描述:说学术问题的讨论中体现了‘百家争鸣’,这当然不是认为所有的讨论都很有意义,或者所有的意见都能成立”。并说:对个别人主张太平天国政权是又一个封建政权的看法,不能接受。对刘大年同志的批评,我是不同意
-
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
-
作者:王庆成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刘大年 孙中山研究 抗日战争史 中国史学 历史地位 中外关系史 政治史 经济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
描述: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是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界的前辈学者。他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和史学界的领导工作,对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
刘大年同志存当代学人手札选刊
-
作者:刘潞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 郭沫若 图书馆 哲学社会科学 纪传体 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 马克思主义
-
描述:刘大年同志存当代学人手札选刊刘潞编注(一)大年同志:前天由石家庄回来时,李何林①同志托带回代乳粉三筒,想你知道是那几个同志的。现派人送去请为转交是荷。搬家后有无其它新的问题,便中盼见告。即致敬礼!成
-
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
-
作者:张海鹏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中国近代史 中国科学院 国际讨论会 座谈会 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近代史研究 历史学理论 《美国侵华史》
-
描述: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张海鹏同志们:今年8月1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大年同志诞生80周年的日子。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举办座谈会,祝贺大年同志
-
毕生心血汇史坛--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
-
作者:姜涛 来源:湖南党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近代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历史研究 《美国侵华史》 文化大革命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相互关系
-
描述:、革命老人徐特立和老共产党员、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的指点下,他不远千里前赴延安,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这是刘大年人生的根本性转折。到达陕北以后,他所读到的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