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利的诗风 深沉的思想——谈王安石的几首七言绝句
-
作者:李善阶 来源: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言绝句 诗歌创作 变法改革 坚持改革 思想 有补于世 民心向背 以民为本 政治家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晚年封荆国公,故亦称其为王临川或王荆公。王安石生活的时代,是宋朝社会矛盾日趋深化,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辽夏犯边日渐加剧的时代
-
以鄞县县令为例谈王安石早期的为政方略与思想
-
作者:彭鲜红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县令 鄞县 为政 早期 治理工作 工作经验 熙宁变法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首任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县令,三年中他做了
-
《续通鉴》王广渊、王广廉相混说辨析
-
作者:梁太济 来源:文献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转运司 王安石 河北 资治通鉴 食货志 宋史 转运使 熙宁 黄以周
-
描述:数千道为本钱,于陕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
陆九渊论教化方法与途径
-
作者:王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化 士人 民
-
描述:陆九渊作为南宋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德育思想非常丰富,但目前学术界对他的德育方法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和途径却研究不足,文章将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以期丰富对他的研究。[著者文摘]
-
王安石变法失败中的性格因素:兼谈成功管理者的情商
-
作者:张金山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性格 情商
-
描述: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在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
例谈古典诗词教学拓展阅读: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
-
作者:汤水香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拓展阅读
-
描述:教学时,对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应该从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
-
还惠于民
-
作者:徐怀谦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时期 司马光 王安石 辩论 财富 主张 分配
-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与主张守成的司马光围绕财富这个话题展开过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和人民如何占有和分配财富。《宋史·司马光传》记载
-
从王安石变法看官民关系
-
作者:张小军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官民关系 贿赂现象 中国 北宋时期 监督机制 反腐败
-
描述:《左传》(桓公二年·传)中有如下一段话:“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意思是说国家之衰败,乃由于为官者的不正,这“不正之风”的缺德,在于宠纵贿赂使之愈发明显。它源于这样一段故事:
-
无愧苍天不负民
-
作者:袁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伯行 土特产品 为政清廉 夜深人静时 科举考试 平反冤狱 民穷财尽 清正廉明 黄金
-
描述:无愧苍天不负民袁江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但也不乏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清官”们或赋诗拒贿以明志,或题文撰联以自诫,也有世人
-
官逼民刁
-
作者:乐朋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利意识 老百姓 王安石 执法 官员 社会 官府 民众 城管 良善
-
描述:民。虽然高低先生说,狗官是"对狗的侮辱",但我以为,老百姓骂狗官,不妨视为是对贪官、坏官、恶吏的通称,传神而直白。说个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