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
作者:刘京菊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时 王安石 新学 天人 义利 人性
-
描述:,更展示了洛学与新学这两种学术思维路向及价值取向的差异。
-
建构于特殊人文背景下的人性:杜宝性格论
-
作者:余治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宝 性格 《牡丹亭》 文化意识
-
描述:运用人物性格的有关理论原理,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牡丹亭》中杜宝的性格进行重新阐释:他是一个既有家庭责任感的严父,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臣;在他身上,积淀着中国数千年流传不息的文化意识,正是
-
一个呼唤和讴歌至情人性的文学序列——《西厢记》、《牡丹亭》
-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封建伦理 封建伦理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在爱情描写方面都蕴含和表现了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进步思想。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封建社会的不断走向没落,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一个比一个更为深刻、彻底,而结果却一个比一个更为凄惨。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爱情是一个在情理对立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连续过程。
-
从杜丽娘的形象看对人性复归的追求
-
作者:张文霞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人性复归 汤显祖 非人性 《牡丹亭》 “情” 人道主义 封建道德 封建制度
-
描述:地追求爱情幸福生活,生而死,死而生的动人曲折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礼教与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矛盾,而且歌颂了要求自由幸福的人性对于封建礼教的非人性的斗争中闪射出来的光辉,从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
-
从内省中寻找人性的大限——致王英琦
-
作者:孙郁 来源:文学世界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内省中寻找人性的大限——致王英琦
-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女性意识觉醒之比照分析:《西厢记》与《牡丹亭》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杜萱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红娘 春香 女性觉醒意识
-
描述:发点,解读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的异同,以此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蕴含的深意。
-
《牡丹亭》女性意识再思考
-
作者:宁丽诗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意识 男权话语
-
描述:之下。
-
《红楼梦》的庭园结构与文化意识
-
作者:张世君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庭园建筑 大观园 文化意识 农业文化 家族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 园林艺术 《牡丹亭》 封建礼教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研究它的结构艺术和文化意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的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它的叙事结构与它所反映的庭园主活相一致
-
《<邯郸记>的喜剧意识》读后
-
作者:汪志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邯郸记>的喜剧意识》读后